我與文字碰撞取暖

 

    秋霜一陣陣而來,夜涼如水,我與文字碰撞取暖。

 

文字,讓我遇到終生難忘的恩師

 

    歲月像山泉一樣,或奔湧、或蜿蜒、或飛流直下。在時間的河床上烙上記憶的斑紋。抹之不掉、經久散發著淡香,常常會有幾枝記憶的標簽撞擊著心靈的門扉。

三年高中猶如一枚青澀的橄欖掛在時間的枝頭晃動。展開夢想不斷的高中大門,回到十月那個寬敞的教室,依稀看到一個高高的個子,濃密的黑髮,臉上笑容很少的中年男人。大家爭著搶著叫:張老師。在填寫特長一覽表的時候,我抬頭看了一眼,“喜歡什麼寫什麼,不會唱歌跳舞,你還不喜歡寫作文?填喜歡寫作也可以。” 我紅著臉工工整整地把寫作兩個字填上。

 

周一第一節班會,張老師抱著一摞書進來,“從今天開始,我要求你們多讀魯迅的書,學做魯迅的人。”把書分發給同學,自己拿了一本坐在講台上看了起來。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只聽到翻書的聲響,一節課下來,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我剛好讀了兩遍,有很多問題在腦中盤旋。周二語文課,張老師沒有按課本的順序開,而是直接進入第二單元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老師鼓勵學生提問題。那篇課文我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老師露出驚訝,隨著老師如溪水一樣的講解裡,我敬佩的思緒、學好語文的決心潛滋暗生。從那時起,在張老師的帶動下,我讀外國文學史、讀唐詩宋詞,學寫詩歌、學寫散文。二十年過去了,我依然學老師一樣淡泊名利、在文字的海洋中探尋生命的激情與詩意的生活。

 

    文字的空間是遼遠的,歷史在文字裡波動、山水在文字裡行走、文字有多寬、心就有多廣;我的文字有多厚,老師的恩情就有多深,是高中的張老師讓我在文學的殿堂奠定了興趣。看春雨來、聞夏荷香、醉楓葉紅、羨冬梅潔,不擱置文字、不放棄飄動的思緒,在字裡行間歡喜悲傷,在長短句中念念不忘我的恩師。

 

文字,讓我擁有如楓一樣的心情

 

時間荏苒,凡事多多,但不能讓自己的心靈疲憊,尋一個角落、學做一個從文字裡透著書卷氣的女人。

 

碼字不能充飢,但可以度日,備好一杯綠茶,博覽群書,不因喜好文學而只讀詩歌、散文、小說,擇時選擇一些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女人關於插花、關於烹調的書也不能少讀。思緒飛翔起來,可以隨心寫下來。月夜品書中百味人生、長句短章中把墨香拓展。過一個不倦的白晝、度一個輕鬆鬆的夜晚。

 

看書不能當茶,卻能解渴。不用拿出理由,放鬆心情。在書中暢遊,英國作家約精遜說:“一個作家的絕大部分時間是花在閱讀上,一個人要翻遍半個圖書館才能寫成一本書。”名家但是如此,初學寫作,想在愉悅中寫出文字,學做劉勰: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多讀書補貧乏之短,尋一處安靜之所,在書中學做人,尋找屬於自己的世界,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把心靈寄托於文字之中,充實人生、陶冶性情。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之人。

 

朗讀不能言情,卻可以暢遊在詩情畫意中,文字帶給我們寧靜淡然,讓我們在文字勾畫的情境中,讀出聲、吟出曲,徜徉在淡墨松林、高山流水之間,圖騰在唐詩的優美、宋詞的婉約纏綿、陽春白雪的空谷之中。

 

文字,我夢裡依然勾畫的絢美

 

    黃昏,落葉飄拂的河邊,散步幾圈,把文字當成潔淨的白開水,讀一段字,在文字中洗滌勞累與無奈。書如陳年的酒,打開並深入其中,便會溢出誘人的淡香。隨詩、散文之意潛入夢。種菊為籬、植滿院的向日葵、讓山風徐徐而入,雨來為墨、荷開為研、楓紅為紙、梅開當枝。做一個水靈靈的好書喜字之人。

 

請讓我靜靜地與文字相依相偎,碰撞取暖

 

十月、秋楓正紅,梅香盡來。思緒,文字裡倘徉……

 

回首往事、憧憬未來,繁忙的腳步、孤寂卻不孤獨的心,唯有在文字中才能棲居。

 

窗外一片片的落葉、枯黃的枝條、蒼茫的大地。我知道十月即來、霜雪不遠,正是讀書時節,學做個靜若清池、動如漣漪的女人,翻書碼字快樂地在文字中行走,讓心靈與文字相撞、取暖,在文字中吟一首詩、勾勒一幅畫、譜一段曲,吐吶一口淑然之氣。                      

 

 (2007.10.18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