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馬的鳥籠開開關關已30...

 

  

 

    19733月﹐非馬對著放鳥飛出的鳥籠﹐寫了一首由17個漢字組成、但從逆向思 維問 題的模式上﹐著 實使讀者驚訝了許多年的詩《鳥籠》。或許有隻實體的籠鳥﹔或許﹐非馬面對的僅是虛擬的“籠”。問題在於這由17個漢字組成的詩編排形式﹐以及它帶給讀者關於多維思索的靈活性。

    難怪﹐我和非馬共同的朋友紀弦﹐對《鳥籠》欽佩不已﹐認為“神來之筆”﹐可一而不可再﹐讀之“不只是萬分的羨慕﹐而且還帶點妒忌﹐簡直恨不得據為己有那才好哩”。我想﹐紀弦一定是飲了口酒﹐不無得意﹐像個頑童地說的。

    鳥飛出籠﹐把“自由”還給了誰呢﹕“鳥”﹖“籠”﹖還是“鳥”“籠”兩者?還是用“籠”關“鳥”的“養鳥人”﹖

    中央電視臺的崔永元有過一個“實話實說”節目﹕養鳥人把鳥囚禁于籠﹐是“愛”鳥的表現嗎﹖“籠禁”長期﹐失去野外生存的鳥﹐放回自然﹐也有餓死的﹐放鳥﹐是“害”鳥的表現嗎﹖…“放”“關”兩難﹐利弊各存﹐世界是複雜的。人們惰性的頭腦受到衝擊。當然﹐這檔節目決不是在1973年時播出的。

    非馬本人對籠鳥的關放﹐從未停止過思考。16年後他又寫下《再看鳥籠》﹐他認為把“自由”還給了“天空”。再過8年﹐又寫下《鳥籠與天空》﹐這下詩人認識又寬廣了一步﹐籠門打開了﹐可以飛出的鳥﹐不是還可飛進來嗎﹖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他把詩句添了6個漢字﹐神奇變化出現了﹕原來“鳥籠”不過是大的“天空”而已。        

    非馬詩美裡諸多的構成基因(DNA)中﹐首選的是“精到”﹐說是“精簡”還不夠準確。在他看似平樸的字句裡﹐包含他曠日已久、捻斷鬍鬚的苦吟在﹐斬去繁枝餘葉﹐剩下精到的詩語言﹐使我想起今年奧斯卡電影頒獎時﹐一位主持人講的故事﹕沙皇向一位給他塑像的藝術家發問﹕“告訴我﹐你如何把冰冷的石塊﹐雕成我華貴、威武的塑像﹖”

    回稟陛下﹐我不過是鑿去了許多不能表現你氣質的石屑而已”。

    非馬不斷鑿去他詩裡的石屑﹐最後剩下像電報文本的作品。如以字、行計發稿酬﹐非馬也許是世界上拿稿酬極少的詩人之一吧﹗這使我想起﹐在上海銀河賓館﹐非馬夫人調侃地對我說﹕“別看這位在詩壇上小有名氣的大詩人﹐他的稿酬不夠買郵票。”

    陳銘華從美洲寄來最近的《新大陸》雜誌裡﹐有一首洛城明迪的《致非馬先生》﹐是一首有非馬DNA式而不是非馬的作品﹐詩中把“詩”關進鳥籠﹐“鳥”又飛回﹐與“詩”爭“寵”﹐該是30年來﹐非馬對籠思考的“延續”﹐是“創新”﹐而不是“石屑”。

 

[]  [美國非馬 《鳥籠》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19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