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悲歌

吳當評

       

 

     

    

     把目光從遙遠的綠夢收回

     才驚覺

     參天的原始林已枯萎

     成一排森嚴的鐵欄

    

     虛張的大口

     再也呼不出

     橫掃原野的千軍萬馬

     除了喉嚨

     咯咯的幾聲

     悶雷

    

     ──選自《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九歌出版社

 

  寫作分析

 

     非馬先生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中被選入了一系列描述動物的詩。這首「獅」是具有對比味的作品。

    全詩分為兩段,共有十行,是一首小詩。

    首段採用映襯的方法,寫獅子從綠色的森林被囚禁到動物園森嚴的獸欄裡。被囚禁的獅子仍然有回歸大自然的夢﹔但醒後面對的是冷冰冰的、殘酷的現實。

    次段,也是用映襯的方式,寫獅子失去了叱吒風雲的空間,再也沒有昔日橫掃原野千軍萬馬般的雄風。令動物們膽顫心驚的吼聲,只成了咯咯的悶雷。

    短短的詩作中,精確的表現出失去自由的獅子的處境,令我們想起「虎落平陽被犬欺」的俗諺。作者雖未進一步表現弦外之音,但它本身就令人不自覺的有「英雄氣短」的感覺。

 

    

    如果見過被困在鐵籠裡的獅子,見過它那種寂寞、無奈的神情,對這首詩,應該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擁有「萬獸之王」美譽的獅子,只要它一怒吼,即有千軍萬馬的威力,多少動物為之膽顫心驚,在山林裡、原野上是何等風光!可是一旦被關入鐵籠,即成為人類的俘虜,威風不再,儘管再有「氣吞山河」的壯志,怕也跳不出那幾平方公尺的天地了。

    在現實的社會裡,我們也常見到許多人自詡為人中之龍,空有一身的才華,卻有無處施展的落寞,處境就像這頭獅子一樣。但是「龍困淺灘」的原因與獅子受困牢籠卻不盡相同。由於教育的普及,教育水準提高,人與人之間的基本條件已逐漸接近,因此人際關係與個人工作態度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唯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與勤奮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現代社會中脫穎而出;才能像龍飛於天,魚躍於淵,無入而不自得。

    獅子成為動物園裡的動物,因為它只是一頭無法改變命運的獅子;人卻不能像獅子,除了才華,還要具備其他的條件,才不至於像獅子一樣,成為籠裡的英雄,而自怨自艾。

  

原載: 吳當著《新詩的呼喚》,國語日報,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