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馬詩歌藝術》前言

 

楊宗澤 

 

     在群星閃爍的當代詩壇上,非馬先生的星座雖非最亮,但卻格外引人注目。

在詩歌藝術道路上,非馬先生鍥而不捨,苦苦追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1957年發表第一首詩作,迄今凡四十年,非馬先生已在臺灣、美國、中國大陸、港澳、歐美及東南亞諸國近百家報刊雜誌上發表詩歌、文學評論及詩歌翻譯作品近三千件(首),作品入編幾十種選本,不少詩作及一本詩集被譯成英、法、日等外文發表或出版。其詩作在臺灣多次獲得獎項,小傳被收入多種作家、藝術家辭典及名人錄類典籍,已出版的詩歌著作(含主編的著作)有廿六種之多,可謂著述等身,名滿天下。

就詩歌創作、詩歌評論、詩歌翻譯來看,非馬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於詩歌創作。作為一位身居海外的炎黃子孫,他的詩充滿了對生他育他的這片土地——臺灣與大陸,以及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特有的血脈摯愛;他對他的第二故鄉——美國同樣懷有博大而深切的關注;作為一位元科學家,他的作品對人類的前途與命運從文學與宇宙學的雙視鏡裡進行了極富探索意義的窺視;作為一位正直善良的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對戰爭、對種族歧視與民族壓迫以及人類社會的某些醜惡現象和人類所殘存的劣根性進行了毫不容情的揭露與抨擊。正因為如此,他的詩歌裡才盈滿了濃郁的時代氣息、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剛勁的批判特質,加上他豐富而坎坷的人生閱歷、扎實的語言功底以及他對人生、對社會、對現實和歷史深邃又尖銳的理性審視,從而使其詩歌藝術的思想價值、精神向度、文化含量及藝術品位諸方面得以極大的豐厚和卓然不群的提升,受到了當代詩壇的青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譽。

從本世紀七十年代初,非馬的詩歌創作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開始引起詩評界的關注。迄今,已有190多篇評論文章見諸報章,另有不少通訊、專訪、隨筆類文章在世界各地報刊上發表或是在電視上播放。這些評文大都出自海內外著名詩人、詩評家之手,文風質樸,理趣相容,對非馬的詩歌藝術進行了全方位的透析、多角度的審視以及框架式的文學史界定,多是些難得的宏論鉅製;但限於印張,本書只選編了李元洛、古繼堂、劉荒田等八位先生的文章,餘如紀弦、李魁賢、古遠清等幾十位著名詩人、詩評家、教授、學者的文章只好忍痛割愛,落為遺珠,不免令人扼腕而歎。

在詩歌創作同時,非馬先生在詩歌批評與詩歌理論方面也頗有建樹。他的許多文章文筆敏銳、鋒芒逼人,或是一針見血,或是善言娓娓,對當代詩歌的出路與走向、中西詩文化的異同優劣與相互滲透以及針對當代詩壇的某些不良傾向做了很有見地的闡發。他的不少獨到的見解與主張早已為臺灣及美國華人詩界所共識,對於中國大陸當下的詩歌寫作來說,亦深具現實與歷史意義的導向作用。基於上因,本書收錄了非馬先生的十篇文章,這些文體各異的文章基本上可以展示非馬先生的詩歌觀念、理論風貌和美學追求,初步形成了非馬文學思想的基本框架,對於研究和考證非馬詩歌藝術是富於文本意義的,讀者朋友們不妨在這方面多加留意。

在漂泊的人生旅途上,非馬先生奮力拼搏,矢志不移,綻開了絢麗奪目的生命之花。他在文學藝術與自然科學雙重領域裡所取得的成就,無論如何,都應是華夏兒女的自豪與驕傲,他的詩歌藝術也理應引起當代中國詩壇更為深切的關注。近幾年,於執教之餘,我將大部分閒暇用於學習和研究非馬詩歌,受益非淺,值著名詩人、詩評家張同吾、祁人先生編纂《中國詩人自選詩叢》大型叢書之際,在非馬先生的支持下,我編輯了此書。由於本人水準有限,加之時間倉促,好多問題來不及與遠在大洋彼岸的非馬先生聯繫,所以,書中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希望非馬先生和對於非馬詩歌藝術素有研討的詩界同仁以及廣大讀者不吝賜教。謝謝!

                                      1998614

     《非馬詩歌藝術》(楊宗澤編選),作家出版社,北京,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