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八卦算命

是對『周易』的反動

 

 

(讓『周易』進入教科書如何?)

 

    談到『周易』,人們就想到算命。

 

    談到『周易』,人們就以為是封建迷信。

 

    相傳龍馬負圖出黃河,神龜負書出洛水,伏羲得之而畫八卦,經周文王演繹為『周易』。『周易』根據『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的。『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沒有『易經』,就沒有『道德經』,沒有『論語』,道教和儒教就成了無根之木。但『易經』由於長期被人利用,幾千年來淪為占卦算命的工具,成了封建迷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現在只是盛行在風水先生的江湖裡,與科技相去十萬八千里。這是對『易經』的反動和扼殺!

 

    其實,『周易』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等,現代化技術和文明與『周易』有不少吻合之處。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尤其是陰陽相應,陰陽結合,陰陽互換,五行生克,體現了事物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易經的哲學思想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一致。中醫原理就源自於陰陽調和和五行生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曾仕強曾經舉了個例子。一個外國醫生對針灸表示懷疑,認為把針插進了血管,哪不流血?曾教授答道,我們不扎血管。洋醫生說,不插血管,難道插骨頭?曾教授笑著搖頭答:也不扎骨頭,扎的是經絡。洋醫生擺擺手聳聳肩表示不可理喻。經絡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人活著就有經絡,人死了,經絡也就消失。曾教授做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經絡相當於飛機航道,飛機航道誰都看不到,摸不著,但它實實在在存在。

 

    『周易』是個龐大的哲學體系,地質工程師劉明武認為:“天人合一”的哲理,源於“以天為父,以地為母”的基本立場。『周易』告訴世人,是天地演化出了一男一女。天地人並稱三才,三才分而為三,合三為一。以天地為父母,人應該報答父母,而不能傷害父母;利用自然而不傷害自然。馬王堆出土的『黃帝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當,立為聖王;取予不當,流於死亡。”先賢認識到,天地雖無語,但無語的天地不可欺。只有取,沒有予,天地肯定拋棄這些忘恩負義者。這不是教導我們要利用自然、尊重自然嗎?

 

 

    從『論語』、『道德經』往上推,可以看出,『周易』的主要觀點還是強調了“和諧”,要求如何做到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社會之間的和諧。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第八條“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與『周易』第四十二卦『風雷益』九五爻說的是一樣的:“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捕獲俘虜,安撫他們,不必追究,大吉大利。這些俘虜,將感戴我的恩德)”抗戰時期,不少穿八路軍軍裝的戰士就是被俘的日本兵。縱觀歷史,大肆屠殺俘虜的基本沒有好下場。而不少英雄豪傑是依靠敵方投降過來的將領、謀士和士兵取得最終勝利的。

 

    由於『周易』比較深奧,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以致被風水先生、江湖術士利用作為算命、看風水的迷信工具,掩蓋了『周易』的真實面貌。因此,了解『周易』、學習『周易』,有利於剔除封建迷信思想,弘揚科學發展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筆者建議,『周易』應該進入教科書,在小學教學生知道八卦起源、五行生克;中學開闢『周易』簡介及部分章節解讀,讓學生明白『周易』是科學的、辯證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原理;大學則在所有專業均開闢『周易』課程,讓學生全面了解『周易』。當我們揭開了『周易』的神秘面紗,那些利用八卦騙錢的鬼把戲就不攻自破了。

 

                         2010.12.13  寄自廣東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