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家 評 介
固守靈魂淨土(節選)
譚旭東
九十年代,許多詩作者面對變化的外來文化的湧入和本土商業文化的操作,紛紛失語甚至完全背離詩歌本質的時候,郭密林和一些同仁舉起“意味詩”的牌號,並非是為了標新立異,聳人聽聞,乃是在沿著傳統文化的積澱之路,做著現代化改造革新的努力。 郭密林在《意味詩話》中闡述:“意味詩的味切中詩的實質,即心象之緣。意味詩主張人的情緒和意志對物象生動、豐富而有力度的滲透。”而且他認為,意味詩追求詩最豐富、最深遠雋永的意味,追求誘發人生感覺的無限想象。意味詩還強調有音樂美和繪畫美,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因此,郭密林的意味詩詩觀,實質是對詩歌本質的追求。 從《密林詩品》中的詩篇,可感覺到郭密林的意味詩實踐是成功的。他的確寫出了富有“意味”的詩,如他的《曠野》和《鳥韻三疊》,重視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塑造,可以說做到了“力求突破人生感覺的隔,流通而多向地表現人生種種複雜的感受”,尤其是一些精短詩,如《鴛鴦譜》“一湖蘆花 / 二隻淡影 / 冉冉”、《渡口》“被水斬斷的岸: / 槳櫓聲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流淌著老船夫不倦的心事”、《悄悄話》“季節樹上一隻多舌的鳥 // 紅豆如雨 / 敲打我愛的小屋”和《命運鳥》“我以一條曲線的路 / 搖曳這座天穹 / 飽滿的風 / 翅予我嘹亮的號角 / 尖入海的魔爪……”,短小精緻,耐人尋味。這些短詩(稱之為“微型詩”最合適),非常重視語言場的建立,擴大了詩歌語言的藝術張力。 多少的青年詩人,憑一時的熱血草率地做過多少文章事,但郭密林是沉穩的、認真寫,慢慢悟,功到自然成。讀者完全有理由肯定他的創作,完全有理由為他的“意味詩”投向讚賞的目光。
☆選自《當代新詩觀察》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5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