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牡丹(七古)
2014.3月初稿,2017.6月修改於西雅圖

花朝月夕兩相宜
國色美名不虛馳
雲瓣疊疊顯高雅
星蕊層層貴矜持
胭脂淡抹添霞彩
碧葉簇擁襯嬌頤
繁華宮苑鎖芳姿
嚴冬催發不容遲
獨有天香違詔令
敢向武曌護威儀
不畏丹心焚烈火
堅決花開依四時
樂得洛陽美景地
欣欣重向自然移
春來開遍百姓家
從此富貴不稀奇
今朝有幸邂玉容
不羨富貴羨清微
清幽小徑微雨伴
風采綻放倍神怡
後記:
在我家附近小徑上,看到有數株牡丹花盛開,驚艷不已,想起先前讀到有關牡丹的傳說。據《事物紀原》記載:相傳武則天稱帝後,某一個冬日,在御花園飲酒賞雪,看到雪中盛開的紅梅,突發奇想,要看到百花在雪中爭妍鬥豔,就寫了《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需連夜放,莫待曉風吹”,寫完,命宫女焚令,報以百花眾神知曉。因為畏懼武則天的權威,衆花神不敢抗旨,紛紛連夜提前開花,只有牡丹傲然不屈,認為開花總有花時。第二天清晨,上苑內百花齊放,文武百官都跑來觀看,武則天在得意之餘,忽然見到牡丹竟然没開,一怒之下,命令焚燒全長安城的牡丹,又把牡丹貶到偏僻的洛陽邙山。誰知牡丹一入新土,便在來年春天,滿山遍野地盛放,花朵碩麗非凡,人們爭相栽種。從此洛陽牡丹也就聞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