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臺灣著名詩人洛夫

 

 

200211月深圳,我策劃舉辦的“洛夫與深圳詩人交流朗誦會”現場合影)


 

(洛夫三千多行的長詩《漂木》書影。該書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我去遠方,為自己找尋葬地。

                                ——洛夫

 

詩人啊,詩人!你猶如漂木一樣的鄉愁,

藏於猶如唐詩宋詞的當代的長短句中,

我從無界的網路,打撈了你的殘缺的詩句,

勾起了年輕時代的一段漠愛和景仰

以及我本無根的離愁。

                          一一洛夫長詩《漂木》節選

 

2018年三月十九日傍晚上微信,忽見滿屏哀悼聲,方才驚悉世界華文詩壇的著名詩人洛夫先生離世!我本想也立即跟隨發出一些悼念之詞,然而,呆坐了半夜,滿懷哀傷,竟無從下筆……直到次日上午,我從書櫥裡翻找出洛夫先生贈與我的詩集、書法和多次合影的照片,重溫彼此相識、相交的溫馨細節,往事一件件歷歷在目……


 

2002年十一月我主持的迎接洛夫先生座談會。

前排左起:我,洛夫,夫人陳瓊芳;後排左起:陳沫,潘漠子,海上等)


 

2001年十月我拜見在深圳大學舉行交流活動的洛夫伉儷。

這是我與洛夫暌違七年之後的第二次握手)


 

2002年十月我應邀出席了在深圳舉行的洛夫書藝展。圖為我與洛夫伉儷)


 

 

1洛夫先生為我所書:“酒是黃昏時歸鄉的小路”,一直掛在我的書房牆壁上

2洛夫在我為他召集舉辦的深圳交流會上致辭

 

與洛夫先生相識,屈指一算竟長達近四分之一世紀。第一次相見是在1994年十二月於深圳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華文詩人筆會”上。當時,我具有兩個身份:一個當然是詩人,另一個是跟隨詩會全程採訪報導的記者(見圖)。這是我第一次與海峽對岸的臺灣詩人相識,其中包括洛夫、向明、張默、管管以及柏楊夫人女詩人張香華等。在這個令人矚目的世界華文著名詩人的大聚會上,以洛夫為首的臺灣詩人群體顯得非常活躍;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回到大陸,少小離鄉幾十年,怎不感慨萬端?洛夫時任臺灣著名的《創世紀》詩刊主編多年,且早已被加持“詩魔”的封號,可謂獨步詩壇名聲赫赫……

 

 

1994年十二月,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華文詩人筆會”上,

我初次與洛夫相識。圖為與洛夫同行的臺灣詩人向明(左二)和

張默(左三),詩刊社李小雨,西彤,我)

 

  此刻,我翻出當年採寫此屆詩會的系列報導之一——通訊《詩人興會更無前——第二屆世界華文詩人筆會側記》,其中對洛夫現場的描繪是:“洛夫的詩像他的人一樣厚重、深沉,他的成名之作《石室之死》已傳遍世界;他的《邊界望鄉》深深的故國情懷,更是感動了海峽兩岸無數的同胞……”。我的側記結尾引用了魯迅和毛澤東各一句詩詞:

            風波浩蕩足行吟,

            詩人興會更無前。

 

 

2002年十一月由時任深圳新詩研究會副會長的我,策劃和運作了

“洛夫與深圳詩人交流朗誦會”。圖為大會會場一角)

 



 

(迎接洛夫先生和太太陳瓊芳女士蒞臨會場)


 

(大會開始,我首先致歡迎辭,並介紹了洛夫的創作簡歷和代表作)

 

此後,我雖應邀參加過多屆世界華文詩人筆會(後更名為國際詩人筆會),但卻再未遇到洛夫先生。後來才得知,他已於1996年遷居遙遠的加拿大了。直到2001年十月的一天,我接到原市委宣傳部一位領導的電話,說是正在深圳大學舉行交流活動的洛夫先生問起我,讓我速去會面。這是我與洛夫先生暌違七年之後的第二次握手;這回還第一次見到了與他同行的夫人陳瓊芳女士。之後的數年,我們幾乎每年都能相會於深圳。洛夫先生曾有定居深圳願望(媒體正式報導過這個消息),所以他晚年常來深圳,我們學生輩也格外有幸能當面請教,聆聽他談詩論文,觀賞他現場書法創作——他還專為我書寫了兩幅墨寶,我一直掛在書房的牆上:一幅是“酒是黃昏時歸鄉的小路”(見圖);另一幅是“獨與天地之精神來往”。


 

(我代表深圳新詩研究會接受洛夫先生書贈的墨寶“東坡亭”)


 

(洛夫先生即興朗誦了他那首聞名遐邇的愛情詩作《因為風的緣故》)

 

  最隆重的一次相聚,應屬2002年十一月那次——由時任深圳新詩研究會副會長的我策劃並運作的“洛夫與深圳詩人交流朗誦會”(見上下圖)。大會在市文聯的會堂舉行,慕名趕來參會的詩人作家、文學愛好者以及中學生文學社成員等等有數百人;還有不少從外地專程趕來的“洛粉”(調用一個現在的時髦詞語)。

    我邀請來深圳廣播電台的知名主持人主持大會。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紹了洛夫先生的創作經歷和代表作,以及他剛剛出版的三千行神奇佳作《漂木》;隨後,洛夫先生發表了熱情致辭,講述了長詩《漂木》的創作過程,並朗誦了他的愛情詩名作《因為風的緣故》;其間,我不停地偷偷望向洛夫夫人陳瓊芳女士,想像著她當年收到這封別樣情書時的情景……

交流會氣氛熱烈,發言踴躍,互動真誠。十多位與會詩人作家登台朗誦了洛夫的詩作和或自己的作品。洛夫先生還現場贈送給我們深圳新詩研究會一幀裱好裝入鏡框的字幅“東坡亭”(見圖)。我邀請來的多家主流媒體現場採訪了洛夫……這次成功的民間交流活動,在社會上贏得良好的反響,成為深圳文化建設的一樁盛事,多年後還不時有人提及。


 

(在大会的朗诵环节,洛夫伉俪不时地为电台主持人

和十多位诗人登台朗诵洛诗或自己的作品报以掌声)


 

(與會者專門帶來洛夫詩集請老師簽名留念)

 

除了這次大型朗誦會,我還為洛夫先生組織過小型的座談會(見篇首圖)。青年詩人潘漠子、陳沫,還有遠道而來的著名詩人海上等十餘人,參與了座談交流。近距離地與詩界泰鬥洛夫老師談心式地請教切磋,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淺。這次交流讓我震動、牢記至今的是:被稱為“臺灣現代派詩歌開山祖”的洛夫先生,談話中卻一再強調,必須從民族文化、古典詩詞中汲取寫詩的營養,而不宜一味模仿西方。

 

 

(深圳的報社和電台等媒體現場對洛夫先生進行了專訪。

右一為深圳廣播電台主持人亦是此次會議特邀主持人)


 

(深圳高級中學文學社的同學們也慕名前來參加大會)

 

    次年的2002年十月,我和洛夫先生又相聚於在深圳舉辦的“洛夫書藝展”(見篇首圖)。

    開幕式上,洛夫、陳瓊芳伉儷精神矍鑠,熱情迎接八方賓朋和觀眾。這次書展題材開闊,造詣不凡,尤其他書寫的自己的詩作,更是詩藝與書藝並妍,除了令許多詩人同儕擊節讚賞,亦令書法界專業人士刮目相看。上世紀末以來,他刻苦研習結出累累碩果——詩書並舉、互相砥礪又相互成就,令不少詩界朋友以討得洛夫墨寶為豪。

說起相聚,還不免憶起一年多前的一次遺憾。2016年十一月初冬時節,我應邀來到大鵬新區出席詩友白凌的新書發布會。結束時,偶然聽說洛夫先生今天恰好也住在楊梅坑海邊的一家客棧裡。可待我找車趕去,加之迷路繞圈子,找到這家客棧時方知,洛夫先生晚餐後就被邀外出講課了,很晚才能回來。我們尚不甘心,惟恐失之交臂,便執意等了下去(見下圖)。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已近半夜時分,仍未見他回來,我們才留下字條戀戀不捨地離去……這次拜見未成,沒想到轉眼間,竟成終身遺憾……

 

 

(2016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我們在深圳大鵬海邊洛夫先生下榻的客棧等候他講課歸來)

 

       

   最後,節選一段洛夫先生膾炙人口、聞名遐邇的《因為風的緣故》,他當年的朗誦似仍聲聲在耳:

      ……

      然後以整生的愛

      點燃一盞燈

      我是火

      隨時可能熄滅

      因為風的緣故

 

  雖然洛夫先生的生命之火已熄滅,但他響遏行雲的詩歌,將永遠在世間流傳,它是一座華語詩歌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冊上;洛夫先生用自己豐碩的創作成果和對詩歌藝術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創新,開拓出古典與現代融會貫通的新一代詩風——“因為風的緣故”,已足以欣慰於此生,自豪於後人,傲立於世界詩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