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文學,是尹玲的歸宿

──『那一傘的圓』新書發表會

轉載自『作家生活誌』http://showwe.tzw/news/news.aspx?n=267

謝謝洛杉磯黃秋原詩兄提供

 

 

    二○一年一月十日下午三點,國家書店舉行了尹玲的『那一傘的圓』新書發表會。這本書收錄了詩人尹玲早自越南時期至今的散文作品,呈現了跨越五十幾年,大時代下南越女性的人生心路,令人動容。

 

    活動開始,幾名熟悉尹玲的朋友,紛紛上台談了自己認識的尹玲。替『那一傘的圓』寫序的洪淑玲老師,先替大家介紹在這本書裡呈現出來的尹玲,讓大家對尹玲的過去有所了解。接著崔成宗教授與張雙英教授,也以同事的身分談了尹玲在教學上、研究上、文學上的努力,詮釋出一個獨立、有想法且認真努力的女學者形

 

●書籍的序文作者洪淑苓開始介紹這本著作

●淡江大學中文系崔成宗教授談身為文學創作者的尹玲

 

接下來上場的,是以學生的身分分享自己跟尹玲老師相處趣事的陳葆文教授,她談到自己當初請尹玲老師當自己指導老師的過程,也談到自己因為湊巧與老師差不多時間生育

,所以有時兩人談完論文,就開始聊起媽媽經,讓大家會心一笑。接著,彷彿是氣氛說開了一般,王俊彥教授也說起當初尹玲老師指導他時,喜歡美食的老師會帶學生們到西餐廳

,在品嘗美食之餘,也對廚師品評一番,還會跟學生說哪一個主廚比較帥,笑翻全場。

 

詩人夥伴們也對尹玲讚譽有佳,向明談起了當初剛踏進詩壇,生澀美麗的尹玲,比對現場播放的投影片,他說出了尹玲的成長,也說出了時間的滄桑,他雖然仍未讀過整本書

,但他肯定:「寫散文寫得好的人,寫詩不一定寫的好;寫詩寫得好的人,寫散文一定寫得好!」魯蛟則因為對尹玲從越南流落到台灣的境遇產生了共鳴,談到了自己在踏上中國時,同樣也感受到一種無根的飄泊,不勝唏噓。朵思則分享自己跟尹玲在美食上共同的喜好,同樣身為女詩人的兩人,在美食上也很有話題,有一陣子常常相約吃飯,那時的自己根本沒有想到,尹玲背後居然有這麼一段豐富的故事。

●魯蛟談身為離子民的尹玲

●朵思談喜好美食的尹玲

 

    白靈則是在看過『那一傘的圓』後,讚賞尹玲在散文上的成就,他同樣透過這本書,看到了未曾見過的尹玲,他沒見過黑髮的尹玲,年輕時髦的尹玲,甚至不知道尹玲居然曾用過十九個筆名!不過尹玲老師更厲害,立刻回了一句:「那只是書上有收錄的,我至少用過二十一個筆名!」讓大家不禁笑出聲來。風趣的辛牧談起了創世紀詩刊創刊時,曾想邀請尹玲一起來幫忙,沒想卻被拒絕,後來才知道尹玲參加了台灣詩學季刊,他算過加上這一次,他至少被尹玲大美女拒絕了三次!大嘆傷心之餘,也只能祝福尹玲獲得幸福。此話一出,又引得眾人再次大笑。

●白靈談尹玲的大量作品

●創世紀詩社社長辛牧談尹玲與詩社的故事

 

●聯合文學總編輯李進文談紀錄文學在現代的重要性

●文訊企劃總監楊宗翰、尹玲、秀威主任編輯伊庭合照

 

    『那一傘的圓』散文集收錄了尹玲在越南時期的早期創作,及來台之後零碎完成的文章,在書中,尹玲將自己內心的想法敞開,其中有學生時期決定到台灣的掙扎,也有經歷南越滅亡、失去家人、一夜白頭,振作之後又遠赴法國繼續深造文學等等的經驗,都如同尹玲自己所說,因為流浪慣了,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家位於何方」,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家」。聯合文學總編輯李進文就此談起了現代越顯重要的紀錄文學,鼓勵大家書寫下自己的生命歷程,透過這些獨特的生命經歷,刻劃一個曾經歷的動盪時代。

 

長時間耕耘於文學理論與創作園地的尹玲,擁有許多夥伴以及第二代、第三代學生,徒子徒孫聚在一起的場面,讓今天的發表會座無虛席,大家和樂融融地聽著談話者分享各種面向的尹玲老師,場面溫馨而熱鬧。尹玲老師也透過這次的作品,將屬於自己的歷史留了下來,讓心中離的情感,成了大歷史篇章中的一頁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