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萍『衝天之飛』專輯

書法史之創舉-澳洲聯邦國會大厦

首個東方詩聯書法展覽

 

 

 

◎文學博士李義娜撰文

 

 

走向現代面向世界的傳統書法藝術再創造

評梁小萍女史執管50年來的書法成就

 

2014922日,中午12.30分是一個值得歷史銘記的時刻。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大厦大殿詩聯書法展覽『衝天之飛』,暨慶祝梁小萍女史從藝五十周年慶典盛大開幕。該展覽是梁女史執管 50 週年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現,也是中國詩聯書法首次以展覽的形式出現在西方最高政府中樞,可謂前無古人的歷史創舉。展品的八大系列將展示在1200平方米的展廳裡,其書寫內容、表現形式、書體風格、尺幅規模、選用材質,均為書法史上創新或罕有之作。

 

慶典將由澳洲聯邦議員、執政黨黨團主席盧鐸主禮,澳大利亞中國移民福利會和澳大利亞書法學院聯合承辦,碧桂園為主要贊助。出席的特殊嘉賓將有澳洲聯邦總理 Tony Abbott 的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聯邦特命全權大使馬朝旭閣下的代表饒宏偉公參、澳洲聯邦律政部和藝術部部長 George Brandis的代表、澳洲聯邦議會秘書長 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 參議員、碧桂園澳洲公司總裁張辰先生、雪梨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 Hans Hendrischke 教授等。屆時梁小萍詩聯書法叢書的《千字文系列》中,兩本新書--《大草千字文》和《簡牘千字文》,將會在典禮上發佈。

 

書法藝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傳統的中國書法必須置身全球化的語境,來探討藝術的創新。在傳承與改良的道路上,由於其形式語言的文化根基,書法所面對的挑戰比繪畫藝術更為複雜。自1985年以來,中國國內的現代書法創新、開始引入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對傳統書法藝術語言進行解構,開始了中國書法走出世界的嘗試。較之現代書法實踐中對摒棄傳統,《書之法度》的創新,梁小萍女史具有新古典主義意味的現代書法在海外的多年實踐顯得尤為耀眼。梁女史自 1987 年旅居澳洲,在雪梨開創了澳大利亞書法協會,長期致力於書法藝術的創新實踐、研究教學和宣傳介紹。觀其近 30 年來海外的藝術創作生涯,乃是站在中國書法與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激流地帶,形成了她書法創新的獨有風格和深刻理解,將中國藝術推向了澳洲藝術的最高殿堂。

 

梁女史家學深厚,稚齡臨池,早年就被師長驚呼為神童。然厚積薄發,踐行君子志於道、遊於藝。2014 年,她經半個世紀砥礪奮進,如今爐火純青,成就斐然,在現代書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深厚的傳統功力

 

書法重法度,對傳統藝術的傳承是書家嚴謹治學態度的表現。梁女史遍習書家百態,從中領悟書道,融滙貫通,方成大家。值從藝五十週年之際,她創作了大型系列書法作品二十七種書體《千字文》,創造了書法史上書寫《千字文》書體的驚人記錄。《千字文》是中國傳統的啟蒙課本,為南朝梁周興嗣所作,是由一千個不重複漢字所組成的一篇長韻文。歷代書法大家多以其見長的一種或數種書體書寫。元朝趙孟頫創作六體、而成為史上書寫《千字文》書體最多的書法大師。梁女史今日之巨製,囊括書法各體,以及其派系生出的各式風格,演繹出不同朝代的書法歷史及風貌。在這些系列作品中,根據天發神讖碑、毛公鼎、好大王碑、簡牘、禮器碑、張遷碑、石門頌、夏承碑、華山碑、顏真卿行書,張猛龍碑和張玄墓志首創出十二款《千字文》系列,填補了書法史的一連串空白;其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盤、爨寶子的四款《千字文》系列則是書法追根溯源的稀世之作。根植於梁女史多年的書法史和文字史研究;王羲之草書、懷素草書、章草、王羲之行書、米芾行書、王鐸行書、褚遂良楷書、歐陽詢楷書、顏真卿楷書的九款《千字文》系列,則是按照筆法和氣韻風格進行的再創作,有別於現有的集字系列或歷史流傳下來的《千字文》系列,是以書法風格為導向的新創造。在這些系列中,還包括梁自創的《千字文》變體系列和大草系列,最具個人風格。這各體《千字文》均以半切四尺宣紙為度,二十二幀合為一體。可以說,梁女史的二十七款書體博物館,是對傳統文化深耕不輟的智慧結晶。她對傳統著名書家和碑帖的字體如數家珍、信手拈來。正是這種深厚的沉澱,使其游刃有餘地運用精妙的形式語言、來表現特定的風格,達歷史之最。

 

傳統文化中,書法欣賞要求文字的形式和內容相得益彰,因此書法和文學創作密切相連。而到了現代,詩與書漸漸分離,不少書法家工於書,而疏於文。梁女史不僅是書法家,也是才情橫溢的詩人,她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創造的詩聯,其中最為著名的梁小萍自撰自書《奧林匹亞回文史詩書法藝術塔形系列》。該作品在 2008 4 月作為『澳洲送給 2008 北京奧運國禮』,由澳洲奧委會主席約翰·柯茨送給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暨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梁女史的《奧林匹亞回文史詩》全文 384 字,繼承了傳統回文詩的妙處,引經據典,融彙中西,正讀反讀皆成詩篇,別有韻味。精通中文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對此讚揚道:「梁小萍女士創作的回文詩,展示了中國文學傳統的高難度和藝術性。她的詩把中國古典文學形象和希臘歷史交織在一起。她用她的詩作向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致敬」。旅居在外的華夏兒女、用最傳統的文學形式表達其赤誠之心,正是這種東方智慧作為藝術根基,讓梁女史的藝術創作有不竭的源泉,能不斷地推陳出新。

 

獨到的藝術語言

 

梁小萍女史的作品以淡墨書巨幅大字,墨跡的拖曳、激盪之勢、交融之態、婉轉之情和凝結之狀形成了獨特的書寫空間和氣韻節奏。巨幅之作不只是尺幅物理尺寸的線性放大。大尺度需要大智慧,大智慧源自大氣度,大氣度才能成就大格局。觀梁女史巨幅大字,筆墨形成語言的內在規律躍然而出,成為被審視的對象。正是翻雲覆雨的大手筆,對書法形式元語言的質問尤其有力。

 

梁女史的作品喜用淡墨。淡墨作書往往能給人淡雅古逸、空靈清遠之感。明代「淡墨高手」董其昌的書法崇尚天真平淡,秀逸淳和,給人飄然欲仙,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近人林散之擅用淡墨,用長鋒羊毫在宣紙上揮寫,墨跡層次豐富,營造出深遠朦朧的意境。近代日本書家在進行書法創作時,則喜用淡墨表現清寂的茶道禪意與仙風道骨的意境。然而,梁女史對淡墨的駕馭有其精妙之處,淡墨在她的筆下顯現出一種清朗的力量張揚,墨跡澎濺飛落的力量感和氤氳層次構成了徐與疾、濃與淡、動與靜、深沉與輕快、含蓄與張揚的對比。正是這種用墨的巧思,構成了她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使其大字行書在二維的平面內形成強烈的三維空間感。

 

淡墨飽蘸往往潑潑灑灑,難於控制,為書家不喜。而在梁女史這裡,卻把這轉化成另一種巧奪天工的技巧,把淡墨滴落和行動的力度、速度相結合,運筆矯若驚龍,瞬間墨的飛濺構成噴薄之勢,輕盈敏捷、渾然天成。這墨跡吸引著觀眾尋其筆蹟,體會筆畫游走的節奏感;遁其情思,感受文字內在鮮活的張力。這一鮮明的書寫特徵彷彿一扇門,視覺元素生長的歷程皆可於其中尋得。創作完畢的作品蘊含了有待解讀的行動軌跡,那是時間的足跡,呼喚著觀眾輕啟、駐足、探詢、沉浸,以求頓悟。

 

梁女史面向的觀眾常常是根本不認識任何中文的澳洲人,這反而使她的藝術創新不必刻意回避母語使用者對形式過於熟識做成的審美障礙,而是帶著根植於傳統的形式美感追求進行創造。二十世紀 80 年代後期以來,中國大陸的現代書法創新處在西方文明進入、現代與傳統衝突的特殊歷史意境中,中國書法該以何種面貌面對現代藝術,面向世界人民,是每個書家的創新歷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在這一探索歷程中,出現了一種便宜的方法,引進西方前衛藝術的觀念作為工具,對中國傳統書法進行再加工和處理,將經典書法的闡釋理論用於現代書法形式實驗,甚至出現了放棄筆墨的書法嘗試,把書法僅僅作為表達觀念的操作資源,對法度和內涵棄而不談。觀念多於實踐,主義多於形態,其結果是理性層面的邏輯判斷遮蔽形式表達的直覺,使得作品成為背離感覺的知識性分析。在這點上,梁女史的不拘陳式可謂是另闢蹊徑地在視覺形態和觀念意識之間尋找到了恰到好處的平衡,強調在傳承的基礎上有序的演化和發展。

 

強烈的時代氣息

 

梁女史的書法作品尺幅一再超越,早已揮別案頭之筆、手卷之思的尺度,特別適用於現代公共空間。隨著對個體獨立性認識的發展,個人主體意識和獨立氣質的維護與實現要求人們與他者一起努力尋找和發現彼此之間的共同聯繫,於一個更廣闊的整體中理解自身。2010 年,雪梨大學和雪梨音樂學院、首開海外高等學府對書法藝術進行學術探討的先河,聯合主辦了『梁小萍書法藝術及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個人展覽和即席揮毫,留下了多媒介藝術表演的場景,正是探索這一內容的重要實驗。(請參看雪梨音樂學院製作的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mlzrCdHaU)。

 

在這些場景中,音樂、舞蹈和書法對同一意象主題進行表現。梁女史在音樂學院大堂中寬 1 米、長 10 米的長卷上即席揮毫。音樂篇章的主題和韻律恰與梁小萍運筆的情勢相合,書法的計白當黑和黑背景下身穿白色服裝的舞者似乎在同時言喻同一內涵。音樂、舞蹈和書法,三個不同世界似乎由意象連接成相互貫通的整體。在這一實驗中,書法是唯一能保留的視覺元素,它的創造過程重視了音樂的韻律,再現了表演的神采。這一表演的作品,即梁女史 1.6 米×12 米的巨幅自撰回文對聯現代與傳統書法組合藝術作品《雲山共色》,被永久懸掛在雪梨音樂學院的音樂大廳。

 

中國書法傳統認為《書畫同源》,通過解構文字實現書法和繪畫語言的互通。然而,利用書畫藝術的交融、視覺、聽覺和身體藝術的跨界來影響異質文化中的觀眾,這在藝術史上還是前所未有,較之美國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現場作畫的《行動的藝術》在媒介類型多樣性和表演場域的文化差異性上更邁進了一步。表演結束後,現場多次熱烈的掌聲和觀眾的驚嘆證明了梁女史實驗的成功。澳大利亞雪梨音樂學院院長 Kim Walkers 教授、雪梨大學校長 Michael Spence、前港英政府曾負責文化事務的黃錢其濂等對此作出高度的評價。在異質文化語境中,梁女史的作品像是一幅意味深長的抽象畫,卻並不缺少象形的意味,尤擅傳達藝術主題的氣象、神韻。這使得書法及其表演構成了藝術家與觀眾共生共存、共同體驗臨場情境的場域。

 

可以說,梁女史的書法生涯在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她足涉五大洲,經歷了豐富的中西方藝術人生,擁有一大群來自世界十幾個國家和民族背景的藝術追隨者。她的藝術創造不乏西方藝術的審美意識,更根植於華夏文化的深厚底蘊。站在中西方文化互通的激流中,若不探討梁小萍女史的書法成就,那就難以全面理解過去 30 年的現代書法在世界語境中的價值和貢獻。

 

                                                                                   2014.09.12

 

 

梁小萍女史2014.11.9致謝:又見眾人的支持,心存感激,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