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九寨溝》系列散文之四
多趣的神遊
四川,阿壩州,一片神奇的山水,留給我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發源於此的千里岷江,與洶湧澎湃的大渡河匯成滾滾江流,穿越峻嶺崇山,急急奔瀉於金沙江,滿懷豪情地注入滔滔長江。就在這片以水為魂的聖地上,密佈著藍色的河流、湖泊與瀑布,她們以浪漫的意氣縱情切割著雪山、高原、森林與草地,對著多情的藍天白雲,輕輕吟唱著永恆的情歌。
這藍藍幽幽的潺潺的流水,與鬱鬱蒼蒼的挺拔的山峰,給了我一份空曠,一份高遠,一份悠久,一份安然,一份聖潔的神奇。我真想向高山訴說,對流水談心,傾情於古今天地!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期盼?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是她,是坐落在阿壩州的聖水神山九寨溝。
古稱“羊峒”的九寨溝,又名翠海,因溝內有九個古老的藏族村寨而得名。包括九寨溝在內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區,古稱氏羌之地,有歷史記載的人類活動早至殷商。九寨溝潔淨而多采的山水養育了勇敢善良勤勞的原住民,而原住民也精誠地守護著這方聖水神山。他們就是藏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獨特的文化,始終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和強烈的邊緣文化色彩。當我走進這方聖潔的山水,和它的主人們促膝攀談的時候,便意識到自己走到了自然與文明、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意識到一個古老而質樸的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鏈條正清晰地展現在我的眼前,因而油然而生出深深的敬意。
傳說中的九寨溝是仙女的寶鏡幻化而成的,美好的傳說給人的豐富的想像。科學告訴我們,九寨溝奇特山水的形成,乃是地殼變化、岩溶地貌、冰川運動和鈣華加積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九寨溝處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邊緣地帶,恰好位於我國第二級地貌階梯的坎前部分,在地貌形態變化最大的裂點線上。在距今約四億年前的古生代,九寨溝還是汪洋一片。從第四紀早更新世紀起,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地殼發生急劇的變化,在快速不均衡隆起過程中,山體經流水侵蝕和冰川作用,漸次形成谷深嶺高、角峰突起的地貌形態,地勢北低南高,屬高山狹谷類型,峽谷、高山、溪流、湖泊、瀑布、山間平原等多種形態並存。山嶺海拔高度為3500-4500米,最高峰嘎爾納峰海拔4764米。由於地震等強大自然力引起泥石流堆積、岩壁崩塌滑落、石灰溶蝕、鈣華加積等多種地質作用及交互影響,導致溝穀群湖產生,疊瀑越堤飛流。因此,九寨溝景觀的雛形於兩、三百萬年前就已形成。
徜徉於長海岸邊。哦,這就是第四紀冰期時形成的堰塞湖?你看,獨具風采與氣度的槽谷、懸谷、冰谷和冰斗,這不正是第四紀古冰川的典型遺跡嗎?從第四紀晚期到新世紀後期,九寨溝一帶的許多山地海拔已達到4000米以上,上了雪線。冰川期的氣候使高山上孕育出大量冰川,山谷冰川又伸展到海拔2800米的谷底,留下了多道終磧與側磧,形成堤埂,阻塞流水而成為堰塞湖。數萬年前,九寨溝的冰川景色尤為壯觀,浩蕩磅礴的冰流逶迤於山谷之間,蜿蜒在雪峰之下。時潛時露的冰川,水晶宮殿般的冰洞,直插雲天的冰塔,以及像項鍊般垂掛的冰乳,構成了晶瑩剔透的世界。根據冰斗和“U”字谷,地質工作者認為長海冰川屬冰斗冰川,九寨溝其他地方還有平頂冰川及懸冰川。
九寨溝為何有那麼多的懸壁與瀑布?壯觀的諾日朗瀑布,湍急的流水從三十多米高的懸崖上陡然跌落,這是因為在臺式斷裂的抬升面上,泥土流等堆積物在喀斯特的不斷作用下,鈣華加積,從而不斷增加瀑布的高度。山巒疊嶂、流水縱橫的九寨溝,記錄著地殼的滄桑變遷和生命的進化歷程,像大自然撰寫的壯麗史詩。
世界自然遺產組織的官員第一次考察九寨溝時,只見在美麗的彩虹下,火花海更加嬌豔鮮麗,驚呆了的官員們俯下身去跪在海子邊上叩拜。他們說,大自然竟有如此鬼斧神工,將九寨溝點畫得天仙般的美麗。感謝中國為世界留下一塊瑰寶,為人間留住一片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