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弗洛伊德的“三我論”

 

看心理學與文學共舞

       

                                     

弗洛伊德的“三我論”是舉世聞名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奠基人弗洛伊德是人類思想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一直進行著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釋夢》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在心理學上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強調人的潛在意識在人的行為中的極端重要性;他發展了精神分析技術;他創造了關於人的個性的理論,簡化了關於不安、壓抑、衝動的心理學理論。他卓絕的學說、治療技術以及對人類心理隱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他創立的學說,從根本上改變了對人類本性的看法。尤其是,他還提出了許多具有世界性應用價值的術語,如“本我”、“自我”、“超我”等。

 

把每個人的“我”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這是弗洛伊德的三我分立學說,是他對人類如何認識自身的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作為一個自然人的“我”,乃是客觀存在的個體,“我”的大小高低、好壞優劣,是明明白白擺著的,既不能擴大縮小,更不能黑白混淆,這就是“本我”。以“本我”為藍本,對內,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便形成“自我”;對外,社會和家庭各類人對“本我”的評價便形成“超我”了。“自我”的要求在自知之明,“超我”的要求在知人之明。“自我”與“超我”越接近“本我”越好。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一個自然人來說,“本我”、“自我”與“超我”常常是有所不同的三個概念與內涵。

 

    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自我與超我很難完全回歸到作為自然人的本我的根本上,當然這三個圈圈更難重合在一起。因此,無論是誰,在其一生中都必須不斷地認識自己,而人們同樣必須不斷地認識他。說是蓋棺定論,卻常常是蓋棺後還不能定論。千秋功罪,仍須由世人評說!

 

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本我、自我與超我的軌道上躑躅與徘徊,希望自己努力從自我與超我的影子中走出來,回歸本我,可是談何容易啊!生活、學習與工作,家庭、學校與社會,賦予我眾多的身份與角色。我常常從這些身份與角色出發,例如兒子、丈夫、父親、爺爺、學生、老師、知識青年、一般幹部、領導幹部,等等,以自己習慣的邏輯思維方式去思考自己,認識自己,問問自己到底是誰,是怎樣的一個人,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處,為什麼活著……試圖回歸本我。我在三十而立時並未全立,四十而不惑時仍有不少困惑,五十而知天命時尚未知天命,也未全達自知之明,不過,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的關係總比先前釐清了一些。

 

    我想,如果超我大於本我而本我又大於自我,這就是人生理想的生存狀態;如果自我大於本我而本我又大於超我,這就是人生糟糕的生存狀態;如果自我小於本我而本我大於超我,這就是人生過得去的生存狀態;如果自我大於本我而本我小於超我,這就是人生更加過得去的生存狀態。我呢,我的生存狀態還算過得去吧。

 

洪荒大造先,浩浩無窮紀。太始未有人,誰人為父子?《清順治皇帝醒世碑記》中寫道“來時糊塗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也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悲歡離合多勞心,何日清閑誰得知?”消極卻又清醒地提出對於生命行程與生命本質的疑問。誰是我?我是誰?為何而來為何而去?這亙古的天問誰來回答?我們,我們每個人。

 

    每個人都應當在本我、自我與超我的三重家門裡認真地不斷地尋找本真的自我。我在歲月的風雲中,不停地撥開自我與超我的迷霧,不懈地追尋著本我。

“三我論”又讓我欣賞到了心理學與文學共舞的曼妙舞姿。

                                           2015.11.28

     

( 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潮人文學藝術協會會長,

廣東省潮汕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