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鳳凰涅槃的悲壯交響曲

──讀《汶川大地震賑災救援組曲》有感

上海  汪義生

 

        讀蔡麗雙發表在《香港文學報》2008年第2(總第107)的《汶川大地震賑災救援組曲》,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詩人是含着熱淚寫下這些詩的。面對巨大的災難,詩人的真情是發自內心的,真情的流淌,便化作一行行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詩。蘊含於《組曲》中那昂奮的鬥志、澎湃的激情,使我不由想起了《國歌》,耳畔彷彿迴響起那悲壯的歌詞和雄渾的旋律「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從廢墟中挺立》是一首大氣磅礡的詩,它對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災場景作了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對這場自然界的大地震在中國人精神領域引發的大地震作出了深刻的思考。這場慘烈的大地震,就像火種,將蘊藏於民族文化深層中的大愛激發出來了,彷彿熔岩在地底長久地運行、奔突、積累了巨大的能量,突然找到一個噴發口,於是一湧而出。「四面八方,千萬雙手伸來;/捧出一顆愛心,送上一股溫暖;千星萬點燃成燎原的愛。」「災禍牽動出軍民魚水情」,開赴救災第一線的十萬大軍,是災區的鋼鐵支柱,緊隨其後的有來自各地的志願者、醫務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大災產生了大愛,大愛促成了大慈善,在愛的感召下,「五洲四海,千萬顆心飛來;/獻出一份關愛,呈上一片溫暖;/千涓萬流匯成汪洋的愛。/災難展現着人類道義感,/災害引發出國際拯救緣。」在此之前,「團結」這一字眼好像只是停留於精神層面,生活在安寧和平環境中的人們很少能感受到團結的力量,而汶川地震改變了一切。中國人和五洲四海的人實實在在地以行動詮釋了人道主義的感召力。

 

《從廢墟中挺立》還引導我們從文化層面來思考這場全民族團結一心賑災的意義。「泰山支撐着嶙峋的風骨,/我們要從廢墟上挺立起來。」「黃河敲擊着振奮的戰鼓,/我們要把家園重建起來。」「泰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天崩地裂的大災面前,中國人民表現出了令世界動容的堅強,這種堅強不是無緣無故憑空產生的,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詩人告訴我們:能從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脈中找到源頭,它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能夠長存不亡,經歷數不清的磨難,衰而復振,屢屢起,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文化。中華文化中所蘊含的悠遠宏博、生生不息、堅毅不拔、仁愛通和的精神,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精神的影響是超越時空的,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多難興邦」,它出自《左傳•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這段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即災難反而成了一種強大的激勵,成為一種有積極意義的發憤圖強的因素。回顧歷史,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中「中國人民自古浩蕩着大氣派!」、「中國人民今天噴薄着大氣概!」的深邃的內涵。

 

如果說《從廢墟中挺立》是用廣角鏡攝取抗震救災的宏大場面,那麼《人性的光芒》和《美麗的乳房》用的就是特寫鏡頭,展示的是抗震英雄的個體形象。《人性的光芒》是一首散文詩,詩中的人物沒有直呼其名,而是根據他容貌特徵親切地稱他「鬍鬚叔叔」,這是千千萬萬奮戰在廢墟上的平民英雄中的一員,而他的行為,他那樸素的語言,卻蘊含着比金子更可貴的東西。在九死一生的災難中,鬍鬚叔叔找到徬徨的女兒,父女倆相擁而泣的場面十分感人。更令人動容的是,鬍鬚叔叔奮不顧身地「從災區救出四十多個與家人失散的孩童,安置在自己開設的旅館裡,雇了兩名村婦,日夜照顧。」「人家的孩子,跟我的都一樣」樸實無華的語言,道出了鬍鬚叔叔行動的思想動因。詩人動情地抒寫道:「鬍鬚叔叔感人肺腑的強音,告慰了天地之靈,弘揚了人間的情誼,譜寫了仁義的壯歌,樹立了博愛的楷模。」儒家曰:「己所不慾,勿施予人」;「己所慾,施予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民族文化心理中深深植下了這種「將心比心」的仁愛觀:你孝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就把這份孝心普及到所有老人身;你呵护自己的孩子,那,就把这份爱心播撒到普天下的孩子身上。從詩中我們看到:越是災難降臨,這種深植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友愛、仁慈、守望相助的品質就表現得越鮮明,越強烈。

 

        新詩《美麗的乳房》抒寫了一個平凡卻又感人的故事。四川江油縣一女民警,在地震災民庇護所,她義務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孤兒餵奶,卻「狠心」把自己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餵養的孩子交給父母照料。當「山河怒嚎的驚世地震」發生時,當耳畔響起嗷嗷待哺的孤兒「一聲聲呼喚」時,只見「平凡的女民/含着熱淚/抱起啼哭的孤兒/敞開不平凡的胸懷/猶如大地母親/敞開溫暖的關愛」這一情景,令人頓時感覺人性的光輝穿透了災難的陰影。「年輕的女民警/站立在災難中/堅定地撫慰着/無依無靠的孩子/讓幼苗朦朧的淚眼/望到初升的太陽」此時此刻,年輕的女民警站立在廢墟上,懷抱着孤兒哺乳的形象,永遠在人們心中定格了。年輕的女民警是億萬人民的化身,她令世人看到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永遠不倒的愛的長城。「讓幼苗朦朧的淚眼/望到初升的太陽」詩中的意象寄托着詩人的一種期盼:災難終究要過去,當日復一日的平常日子到來之時,盼望在抗震救災中湧現出來的大愛大義,相互扶持能夠留存下來,像「初升的太陽」那樣溫暖人的心靈,定格為一種「永恆的美麗」。

    

        《四川大地震抒感》和《賑災援救》是兩首舊體詩。詩人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一個個珍貴的歷史細節,有「山崩地裂降災殃」,「瓦礫廢墟埋骨肉」的悲慟哀號;有「五洲救難情澎湃,萬眾扶危意馥芳」的守望相助的暖意與愛心;有響徹雲天的「港九宏騰捐援聲」……七律《四川大地震抒感》的末句:「重建家園抒壯志,反思千載綰滄桑」令我浮想聯翩,思索良久。巨大的災難激起了國人的公民意識和公義行為,苦難使我們民族獲得了更為寛廣的包容和更為深刻的認同,人性的旗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高高飄揚,生命的尊嚴上升到歷史的頂點,應急救災階段過去了,我們從那血淚交織的黑暗中獲得了勇氣,面對醫治肉體與精神創傷,重建家園的重任,我們充滿信心:四川一定能如同鳳凰涅槃,恢復「天府之國」的美麗與富饒。詩人說得對,我們還要「反思」:我們的民族文化心理中有一些消極因素,但這次大災見證了我們民族的偉大與堅強,這一偉大堅強源於我們民族文化中許多閃光的精神,這些閃光的精神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這些閃光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曾被淡忘了,如同璀璨的珍珠被蒙上了污垢,如同繁星被陰霾所籠罩。讓我們繼承好祖先留給我們的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這場大災難中煥發出來的堅韌、守望相助在未來的歲月中得以持續,讓我們把愛心寫在旗幟上高高升起,把「以人為本」,把人的尊嚴和對生命的珍視鐫刻在歷史的日曆上。我想,這正是詩人要我們「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