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

◆◆◆保衛和平的二戰文化之旅

(言及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諾曼底登陸戰之時國軍在雲南)

1 筆者接受保山電視台採訪後合影於易羅池

 

    滇西太保公園,鬱鬱蔥蔥、密林遍野、遊人如織。導遊小姐說:保山原名松山,明朝嘉清年有名文樹者官至太保,晚年隱居此山,故名太保山,簡稱保山。走過保山,顧名思義,保山其實義在「保衛江山」。

 

    保山市所轄縣區,可以怒江為中軸,東西對半分。抗日戰爭失利時期,日寇乘勝從緬甸入侵。19425月,怒江以西淪陷。雲南守軍擊退過江之頑敵小分隊,緊急炸毀橫在怒江上聯接東西兩岸滇緬公路的惠通橋,阻斷了敵軍東渡之路。日軍在怒江以西的六庫、騰衝、龍陵、盈江等地縣數十村寨燒殺掠奪,方圓幾十里成無人區,所使用的酷刑喪盡天良,駭人聽聞,我都無法忍心用文字來陳述。所使用的高爆炸彈將繁華的千年古城變為廢墟。千萬無辜民眾暴屍街頭,血染怒江。

 

當時雲貴監察使李根源和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火速赴保山,急迫組織怒江防務。一個月之後的614日,即原文記載的民國三十一年農曆51日,向來好詩詞文論的李根源發表了《告滇西父老書》。此文如子夜宏鐘,萬里驚雷,喚起各族人民奮勇不屈,風起雲湧,以不同方式抗擊來犯之故。

2 滇西抗戰盟軍陣亡將士紀念碑

 

60年後的2004年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當年的重要戰役地現龍陵縣委於修建紀念碑、舉辦龍陵抗日史料圖片展。

 

廣場臨街保存著彈痕累累,當年日寇的鋼筋水泥雕堡。廣場闊地立著一人多高的山形原石,上戳紅色大字「勿忘國恥」。廣場中央兩排肅穆直立的青石板聯成巨大的碑文刻面,分別載有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書》和《龍陵抗日戰爭簡述》。簡述史料,觸目驚心。

 

19445月遠征軍對進犯滇西的日軍開始大反攻。宋希濂將軍奉命收復龍陵。

 

194464日至97日,日寇死守松山待援,遠征軍久攻不下。工兵開隧道至主峰巨堡地下,填彈藥炸毀敵陣。喪心病狂的殘敵不甘履滅,與衝上前的遠征軍戰士展開手掐牙咬、肉搏格鬥。最後在扭打中同歸於盡達62對手,慘烈之狀令人吞淚難言。松山戰場消滅日軍頑敵3000人,而遠征軍更是付出了犧牲7600多人的慘重代價。

 

194466日至113日,歷時147天之久的龍陵攻堅大戰,是整個滇西抗戰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戰役。古來龍陵為兵家必爭之戰略重地。此戰中遠征軍三次攻克入城前二次敗陣退卻。嚴酷的拉鋸戰役,共殲敵10620人,遠征軍傷亡28384人。

 

一場場敵我力量懸殊驚人的戰爭。

 

青石碑還記載著遠征軍的其他戰績和著名的「龍潞」抗日擊戰。並有美軍參謀團和航空隊的全力協助,更有生活在貧困線人民的奮勇增援。

 

19907月,緊鄰龍陵縣的潞西縣委跟上時代的步伐,撥亂反正,派專人查找早在1946年國民政府建立,後來被文革盲目毀壞的抗戰紀念碑、抗戰犧牲將士墓碑殘,遷移遠征軍第97團陣亡將士紀念塔,上書「功在黨國,浩氣長存」。

 

    紀念碑建成,曾經當過中共俘虜的原國軍總司令宋希濂應邀到訪。他沒有料想到自己的姓名會被銘刻在石碑上。當年抗日功勛被重新紀念。他忍不住向紀念碑三鞠躬,並口口聲聲再向共產黨一鞠躬。感念包含了萬千曾經與他並肩浴血作戰的將士忠魂,煙消數十載終於得昭雪。

 

遠征軍,這個在我1984年出國之前幾乎聞所未聞的名字,是那麼壯烈的名字,那麼英雄的名字,如今終於還其浩然正氣大義,讓後人千秋緬懷。

 

太保公園顯眼地段豎立著一塊一米多高的石碑,紀念著愛國華僑梁金山(1882-1977)。貧家出身,克難成才,與英國人合資開創並出任緬甸英屬銀礦總經理而成為巨富。一向急公好義,救人救命,援軍築橋(怒江惠通橋),並為抗日捐贈運輸汽車80輛,作戰飛機一架……是華僑愛國的先軀榜樣,先後得國共兩黨表彰、保護。

 

      3 國殤墓園               

 

滕衝西側的國殤園,早為1945年國民政府花巨資所建。這裡安葬著收復滕衝戰鬥陣亡的3000多遠征軍將士和19名盟軍官兵。當年由李根源選用戰國楚人屈原所作《楚辭•九歌》中篇名「國殤」作墓園名。    

   

紀念碑高聳於山頂,四周密密排列刻著紅色姓名的壯士墓碑。綠草如茵,花木扶蘇,青松相映。一派風水寶地告慰亡靈和後人。修有祭奠忠烈祠、甬道、廣場、山門,且有倭塚據下。1996年之後已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們在這裡補上了一堂雲南抗戰血腥戰役的真實歷史課。保山的一位歷史課女教師說,滇西的抗戰勝利在全國抗戰中極其重要。沒有滇西的抗戰勝利,全國的抗日戰爭史就要改寫。

 

保山博物館莊嚴、寬大、明亮。在李根源的大幅照片和生平簡介不遠,我看到我父母親的恩師徐悲鴻畫的水墨人物肖像李印泉。雖然僅是黑白照片,也頓時讓我一怔。他就是李根源?這幅畫我可太熟悉了。

 

記得我大約還是二、三年級小學生時,一天看到伏案備課的父親工作台旁茶几上一堆畫卷中,有一張徐悲鴻所作的李印泉畫像印刷品,3A大小。我很感興趣,拿起來問父親:“這是誰呀?”父親抬頭看一眼答道:“這是革命元勛。”我又問:“元勛是什麼呀?”正好母親到桌前來叫父親吃飯,隨口按我的理解程度說:“就是抗日英雄嘛!”

 

當時父母常講述日寇侵犯時的悲憤往事,母親的歌聲“誰願意做奴隸,誰願意做馬牛?”不絕於耳。以後幾十年,輾轉於學業、文革、上山下鄉、出國、成家,雖然常接觸到李印泉畫像的印刷品,而且每每令我深深注目。但是李印泉何許人也,一直沒有讀到書面材料。這次在保山博物館終於有幸解這個多年之謎。印泉是李根源的字。在保山之前,我們參觀過梁河李根源故居。因停留時間短,人流倉促,室小光線略暗,我沒有看見這幅畫像。事後查看當時拍的照片,解說員小男生背側,居然見到依稀可辯的鏡框中的李印泉畫像,呈現在我的閃光燈中。

 

4 李印泉像 by 徐悲鴻

5徐悲鴻與蔣碧微的兒子徐伯陽和筆者譚綠屏2005年於江蘇省美術館徐悲鴻紀念畫展

 

查找徐悲鴻為李根源畫像的資料無果,只好多方電話。綜合所知彙總如下。

 

畫像右上方題款“民國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龍橋為李印泉造像  悲鴻”另行“國殤中執紼者稿”。化龍橋地處重慶,也是我父母親婚禮所在地。1944年病重入住重慶高灘崖中央醫院的徐悲鴻當面促成了熱戀中的他的兩名得意學生的婚姻。91高齡的家父說,化龍橋在當時的重慶市區,如一個鄉村小鎮。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退休秘書陳海燕熱心幫我找出差外地,聽力欠佳的廖靜文館長,瞭解到當時年僅20歲的靜文陪同徐悲鴻赴重慶化龍橋李府作像。靜文備水磨墨,悲鴻鋪紙凝視。一個小時後,李根源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的水墨畫像就躍然宣紙上。畫幅寬43釐米,高76釐米。花甲有四的李根源臉部精細,具立體雕塑效果,長袍衣紋簡練概括,人物風骨之飽滿,精神之剛毅完美顯現。可見得時年48歲的徐悲鴻爐火純青的造像能力。後來廖靜文與李根源的兒子在北京政協開會見面,李子大加賞這幅畫像極了其父。

 

畫像時值1943年,正是國難當頭,滇西和大片國土淪陷之時。徐悲鴻滿懷憂憤,欲作大幅創作“國殤”。先後畫了許多素材手稿包括請學生作抬棺的模特。備將李印泉像作為“國殤”圖中前排執紼者。可惜這幅已經花費許多心血的創作,沒有最後完成。李印泉像原作現存北京悲鴻紀念館。

 

保山博物館還陳列著徐悲鴻的一幅水墨奔馬圖照片。畫贈堅守抗戰的雲南省主席龍雲。見證了抗日戰爭時期,徐悲鴻以畫筆為武器,在他一向注重的寫實繪畫風格之外,身體力行,超負荷畫出了無可計數的大寫意水墨馬畫,贈送抗戰前線將士。壯膽識、勵志氣。那水墨酣暢、激情宣泄的奔馬,毛飛揚、無羈無絆,令壯士不禁想挎刀上馬,衝鋒陷陣,克敵致勝,保家衛國。

 

為著求證李印泉畫像的史實,意外得知徐悲鴻的長子徐伯陽194411月以16歲少年之齡參加了青年遠征軍。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大反攻時期,國際局勢開始逆轉。滇西對日反擊生死交戰正酣。然而全國範圍內國軍抗戰戰區卻節節敗退,448月竟至全面崩潰。各種因素再加上長期接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灌輸的侵華日軍盡管大局注定失敗,仍然瘋狂進攻不肯退卻,要決死戰。面對強敵,老蔣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全國民眾人心大振,十二萬熱血青年學子報名從軍。在美援軍事裝備下,演練成空前高素質的抗日部隊。

 

在成都上中學的伯陽,因不滿時任國民黨宣傳部長的張道藩同生母蔣碧微的關,被其母發現而斷生活費。無生計之中被美式裝備美式教官的英武軍旅生涯所吸引,伯陽當即自作主張在成都報名,到昆明編入孫立仁將軍的印緬新青年遠征軍。轉戰緬甸打日本,九死一生。1947年退伍上大學。1949年伯陽沒有隨母親去台灣。結果因其遠征軍經歷被劃為右派,打成反革命,勞動改造多年。

 

沉重的精神枷鎖並沒有減退他生存的意志。從軍野戰,長年的體力勞動,與世無爭、沉默的生涯,賦予他相對健康的體魄。外貌斯文,比實際年歲年輕得多。是走過生死戰鬥第一線的人所得到的造化。言談中保留著當年加入的部隊享有美軍精良裝備的自豪感,不失男兒義勇本色。他是日見凋零的遠征軍倖存者,重要歷史的見證人。

 

保山的二戰文化之旅,代表著保衛世界和平之旅。滇西人民為保衛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狂人一旦發酵,戰爭就會在身邊爆發。世界科技文明發展至今,仍不能保全天下太平。戰事時起時伏,遭殃的仍是無辜百姓。貧窮落後就要挨打,國富民強多麼重要。振興中華、福祉全球,保衛和平,是全國各族人民、台胞和海外華人共同的前程。

 

保山的二戰文化之旅,讓我想起2002年我在菲律賓瞻仰二戰陣亡美軍墓園。四個方向看去,都是一望無際的白色十字架。包圍在中央的是深色拱形門洞式紀念建築。高大的內壁牆上滿各次戰役的巨型地圖振憾人心。目前在滇西,還很難看到這樣明的戰略圖解。

                                         2009.08.25完稿

 

2013.03.10讀者留言:

 謝謝譚先生介紹的這段遠征軍歷史,讓我們解中國人還有那麼一段慘烈的抗日經歷,這樣的中國人才是有血性的、值得人敬重的,真是浩然正氣、功在千秋,如果有機會我能到這些地方也定當在這些先烈遺跡前拜下值此日本社會以及國家整體右傾化之際,我們更應該警惕,絕不能允許他們再興風作浪,國人更該團結一心、共御外侮,借此機會向抗日先烈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