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

 

“東西彙流海上絲綢之路”展開幕

 

這段東西方海上貿易的歷史可以由當今作家挖掘出很多動人的文學故事

 

                            德國《華商報》,2017.6.15   

                                  

 

    六月八日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人聲鼎沸、熙熙囔囔、白衣侍者穿梭。作為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的“東西彙流——1317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展覽隆重開幕。史明德大使、漢堡文化部長布羅斯達(Brosda)、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駐漢堡總領事孫從彬、付總領事王瑋、柏林大使館文化參贊陳平等嘉賓共同 出席了開幕式。

    史明德大使致詞說,兩國政治互信,務實合作不斷,成效顯著。一個月內,中國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接踵訪德,充分體現中德關係在中歐關係和中國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漢堡與中國交往歷史悠久,如今漢堡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和中國企業落戶最多的歐洲城市。漢堡與中國開展文化交流方面也走在前列。德國沒有任何地方能夠比漢堡更適合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展覽,該展能夠在漢堡以及G20(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舉辦意義非凡。

    漢堡文化部長卡斯滕·布羅斯達(Brosda)致詞認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當今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漢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這一倡議巨大的投資將能夠把數十個國家和數十億人口密切聯繫在一起。漢堡和上海是有著悠久合作傳統的友好城市,希望展覽中所傳達的絲綢之路和平精神能夠融入“新絲綢之路”合作之中。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致詞說,本次展覽在多年研究成果基礎上,由中德雙方精心設計、特別製作的文化精品,許多文物代表了當今中國水下考古、實驗室考古,以及出水文物保護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讓人們不僅瞭解到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還領略到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文物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新面貌。展現了古代中國人民和歐亞人民共同開闢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段輝煌的歷史,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既是通商貿易之路,也是東西文明交彙之路。“一帶一路”建設,勢將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此次展覽是廣東博物館和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精誠合作的結晶,選取了公元十三至十七世紀中國南宋至晚明時期100多件/ 套文物珍品,展品來自中國國內多家文博單位。其中包括首次赴境外展出的“南海一號”等沉船出水文物。展出分作“絲綢之路”、“香瓷之路”、“宗教之路”和“文化之路”四大部分,展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當年的繁榮景象,以及中國與世界相互交流的重要作用、中國對世界文明的重大影響。

    1522年,歐洲人率先完成了環球航行,東西方商貿、東西方文明在海上絲綢之路相遇融合。中國外銷大量瓷器、絲綢、茶葉等貨物,一派繁榮。中國的傳統工藝、審美意趣和思想文化傳入西方,以至影響到十八世紀的西方藝術風格。

    博物館內莊重陳列有鄭和、哥倫布等世界航海家群像。二樓展廳中,漢堡人熟悉的遠洋貨輪、德國燈塔與古代海洋圖背景下的中國古代帆船模型錯落擺放、交相呼應,令人遙想連篇、情趣盎然。我們看到鄭和寶船模型,航海福船(福建木帆船)模型。很多觀眾對東西方海上貿易的歷史並不那麼陌生。甚至有位十九世紀德國茶商的曾孫女向中國來的記者娓娓講述她的曾祖父長期居住青島的溫馨故事,滿懷對中國的友好情懷。中德之間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家族因緣史。筆者深感這段歷史可以由當今作家挖掘出很多動人的文學故事。

    展品中的青花耶穌受難圖缸,是最早展現耶穌形象的外銷瓷器之一。來自“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的的金首飾,做工精緻品相精美。展出介紹了茶樹的原產地中國,三千年前實現了人工栽培,秦漢時改變最初的藥用為食用和飲用,宋元時是市舶貿易的重要輸出品。通過廣州、泉州輸往南洋諸國,通過明州通往日本、高麗。十七世紀之後,中國茶葉遠銷到歐洲。

    中德人民將欣喜展望“一帶一路”的火炬點燃往昔絲綢之路的光輝,並積極參與到“新絲綢之路”帶來的世界貿易和人文交流的新機遇之中。

    展覽持續至九月十日。七月漢堡G20峰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國的參會人員和遊客將有機會一覽精彩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

此次開幕式翻譯為漢堡高級同聲傳譯陳若勉。

 

 

 

 

照片說明:

lupingtan.e030.a●史明德大使致詞

                 ●漢堡文化部長卡斯滕·布羅斯達Mr. Brosda致詞

                 ●中國國家文物局劉曙光副局長致詞

lupingtan.e030.b●博物館開幕式大廳●博物館開幕式中德觀眾

lupingtan.e030.c●青花耶穌受難圖缸●中國航海家鄭和●鄭和寶船模型

lupingtan.e030.d●博物館開幕式白衣侍者

●漢堡港口新城太極拳協會會長宿亞珍與筆者譚綠屏合照(宿亞珍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