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之聲     有「畫」要說的王育梅

/秋原        拼貼藝術/王育梅

背景音樂古典吉他彈奏:恐龍先生

https://m.youtube.com/watch?v=Hk4kfcGdAuM&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4kfcGdAuM&authuser=0

https://youtu.be/Hk4kfcGdAuM?t=44

   

 

    王育梅的畫作可以說是相當「另類」的,有以下的特色:

第一,詩與畫的結合

在當代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裡面,似乎沒有人像王育梅那樣把詩與畫結合在一起。王育梅的畫作十之八九都是她對自己喜愛的新詩的詮釋。王育梅的畫作十之八九都是她對自己喜愛的新詩的詮釋。她喜歡把以書法表現的詩文字與自己的畫放在一起,有點類似國畫裡的「文人畫」,豐富了視覺效果,同時,也表達了畫作的內涵與意趣。

也許本身是作家的緣故,王育梅從事散文寫作二十多年,一直在報上表發文章,對文學有一定的修為。她的人緣極好,交遊廣闊,與國內外不少作家、詩人、藝術家都有深厚的交誼,尤其與新詩人的交往最為密切,對新詩有深刻的體會與偏愛。這也許是王育梅的畫與新詩結合的原因吧。

第二,混合的藝術品

王育梅的在八十年代期間,從事飾品設計,到了九十年代後期轉向藝術創作。她參考了古代仕女的衣飾,也融合現代藝術的理念,以()紙、油彩、布料、金屬和相片……各種素材,透過撕、拼、貼、嵌、鑲、繪以及書法、電腦……等各式各樣的手法,製作出極有創意的作品。要為王育梅的畫作分類並不容易,大概勉強稱為拼貼畫吧。

第三,女性主義

王育梅喜歡畫女人。也許身為女性,除了體驗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以外,她個人更經歷了離婚,單親、與癌症鬥爭……在不少畫作中表現了女性的溫柔與堅韌;母愛的偉大……以及女性的美。

第四,強烈的放逐意識

王育梅的畫中的放逐意識也許來自三方面:

a. 歷史:王育梅的雙親隨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父親是軍人。王育梅在南部鄉間長大,家人經常隨父親調派而遷居臺灣南部各市鄉鎮。

b. 社會:王育梅從結婚到離婚,從臺灣移居美國,來美後又從西岸到東岸、東岸再輾轉遷居至西岸。她近年來更穿稜於臺灣、美國與雲南省之間。

c. 文化:王育梅從往昔的傳統女性轉變成獨立的現代女性,也從崇尚和諧的東方文化放逐到追求自由的西方文化。

在人生的旅途上王育梅更經歷人、事、物的變化,時空的變幻……種種主動或被動,有意或無意的放逐,經常出現在她的畫作裡。

王育梅從沒有進過藝術學院接受專業的美術訓練。她的創作完全是在藝術的路上自我探索,不斷提昇,自學獨創的。而藝術這玩意就跟做夢一樣,往住不可理喻。藝術家幾乎是天生的,天賦與稟格似乎比技巧更有決定性。

有一半雲南血統的王育梅,以近乎原始的技法和純樸的風格,為她的畫作帶來一種非常接近古代的神祕感、宿命、夢幻、以及追求華麗的魅力。同時她撕、拼、貼、嵌、鑲

……的方式,更表現一股自我釋放的現代感。從早期具有濃厚的裝飾意味,多用深色的「衣的風情」系列以至近期的「秋」「銀杏」等天真爛漫,色彩鮮明,近乎兒童畫的作品,可以看出王育梅對自由的響往與追求。

由於結合了詩與文字,因此,欣賞王育梅的作品,我們不僅欣賞畫與書法的藝術,我們也同時欣賞文學……詩。透過作品,王育梅似乎要為我們朗誦,向我們說故事,對我們傾訴……讓我們在看的同時去聽,去聽她與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在藝術的路上,作冢兼藝術家的王育梅也許沒有像杜象(Marcel Duchamp) 那樣幸運

,在抽水馬桶上簽名而聲名大噪,或者像法國詩人亨利 ·米修(Henri Michaux) 的塗鴉廣被收藏。然而,見證王育梅的創作歷程,有時候覺得她不像一個飽經閱歷的女性,反而像一個駕駛技術似乎不怎樣;卻要開家車長途旅行的女生,她似乎不知道路途險阻,跋涉艱苦,一面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面看地圖,找尋方向,教人不禁替她冷汗。而奇怪的是,她一程一程地開,人不但平安無事,而且不知道怎麼搞的,居然有人也上了她的車,而且人一天比一天的多。

無疑的,在當代眾多搞藝術創作的人裡頭,像王育梅這樣對藝術的熱誠與執著,鍥而不捨,以獨特的拼貼畫結合詩文字;孜孜不倦地創作的藝術家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而且是值得大家愛惜的。

                 (秋原 2010)

 

謹以3x7+?創意工作坊的新視頻

與好友們分享

希望您們喜歡

特別向詩人秋原獻上誠摯的致謝

謝謝他的序《色之聲》

希望您們喜歡

 

謝謝3x7+? 創意工作坊團隊

特別向該工作坊製作人鄒聖因教授獻上誠摯的致謝

她雖身體不適

卻不停地做義工、默默地為不識或認識的文友們服務

感恩在心

夏威夷王育梅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