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市

鬧市中啖出禪之味

為南國蔡忠詩評

    詩有兩種思路: 一種是就其內容著眼﹐一種是就其形式而論。我認為﹐詩﹐不但要有詩的本質﹐也要有詩的形式。奈何現今新詩創作﹐多數似篇每行一句的散文﹐朦朧非常﹐完全喪失詩的本質美。再者﹐一切能打動人的文章或詩詞﹐都是作者內心感情症狀的真切反映。真正的文學﹐必然由作者個人內心病症熬煎而成﹐因為只有你自己生的病﹐才能對自己的病痛感受有所呻吟﹐故一切文學經典都是有病呻吟的﹐無病呻吟的必定是劣品。

    蔡忠﹐這位80後出生﹐在胡志明鬧市中長大的年輕詩人﹐在其詩裡﹐讀者不但可啖出濃濃詩之韻﹐更可悟出淡淡禪理來。且看「尺」

        要怎樣才標準量度

        心與心之間的

        寬度

簡短﹐寥寥16個字﹔雖然這是一首新詩﹐它卻像舊體詩一樣﹐有著起承轉合。此詩在修辭和藝術方面﹐把握得很細巧。若讀者稍微細心嘴嚼﹐不難理解每個字的意思﹐跟而駕輕就熟地尋譯得它的禪音。

    讀詩的過程﹐其實就是與詩人神交的過程。我只會為有激情的生命而感動。詩人必須擁有心中那團激情火焰﹐才能寫出好詩。沒有激情﹐便不會有真正的美德﹐不會有堅定的立場。沒有激情的詩人﹐永遠與優秀沾不上邊。

  許多人覺得我評詩注重一字一句的結構、趣味。實際上我首重「氣」﹐即看作者  在創作這首詩時﹐ 是否有沛然廣大﹐莫之能御的激情﹐我只看這作品是否能打動我的靈魂﹔所有著名的佳作﹐不是均具有能觸及到讀者心坎深處的魅力嗎?   又看「車禍」:

      任意強吻後

      你我不再 

      你我

 

此又是一首易懂簡明的短詩﹐然涇渭分明。且一語相關。讀者不用推敲﹐便能深深地體驗到詩人在鬧市中所看的一切﹐感同身受。

我們再看「抹布」

 

    再怎樣髒  亦能

    被我

    一一抹凈  不讓

    遺留半點

    垢跡

 

    歲月留逝

    看看自己

   

    渾身沾滿

    斑駁的塵埃

 

    無論

    怎樣漂洗 

    不能還我

    本來面目

 

和「鬧鐘」

    已破曉

    嘹亮聲聲

    亦不能喚

   

 

    醉生夢死

    

    迷惘

 

    兩首皆有著古人所雲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蔡忠以真摯性情﹐圓熟語言﹐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赤裸裸、毫無保留地呈送給讀者眼前﹐詩若其名一樣﹐非常「忠」﹗

    文學的本質﹐是要表現人的內心﹐絕不是要表現客觀世界。文學的客觀﹐一定要滲透了作者生命體驗後的客觀。也可以這樣比喻百花皆有粉﹐而若非有蜂釀之﹐則不能成蜜。真正得好文章、好詩詞﹐都是從作者的生活體驗後醞釀出來的。

    蔡忠的詩正是如此:

難免紅塵多幻時 

惟求睿智悟迷痴

細聽蕩氣迴腸調 

勝讀寒江獨釣詩

 

                                                                                  201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