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添福董事長仁心博愛



座落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古宅大路的知名建築物「大夫第」,於一九零五年的這座閩南典型紅磚建築落成;大夫第三落雙護厝,背山面水,佔地一千餘平方公尺,是匠心獨具的宏偉大厝。
這座一百二十年前在閩南農村屹立的豪宅,是由越南華僑殷商黃希鼈先生,為了回饋家鄉,出資承建。並在黃公希鼈先生的引領資助下,當年大路村村民生活富裕。先後在“大夫第”周邊陸繼建起漂亮的大厝群。
歷經一百餘年的悠悠歲月,“大夫第”幾經風雨搓揉,再無當年雄偉壯觀。尤其是在二零一六年的莫蘭蒂強颱風過境,以十七級風速橫掃閩南各城鄉,
“大夫第”這座百年古老豪宅亦未能倖免,陳舊的“大夫第”瀕臨全面倒塌。
所幸有從德國回鄉、經營房地產的希鼈公曾孫黃添福,捐資在舊址重建,全面翻新,讓“大夫第”榮光再現。延續大路富與大路厝近百年的傳奇故事。(百餘年前因“大夫第”建成後,從廈門市到同安區各地流傳著的四句話:「有大路厝、無大路富;有大路富,無大路厝。」)
“大夫第”修繕始於二零一七年五月五日吉時動土,二零一八年竣工;將成為展現古宅崇文重商精神,弘揚黃氏家風家訓,集教育、祭祀、議事、接待、慶典,宴會等功能為一體的公益文娛場所。(上文部份內容參考自:二零一八年春樹立於“大夫第”門外的「重建大夫第碑記」。
)
先曾祖希鼈公的兒孫們暨曾孫輩、家族繁衍為數眾多;但歷時一百餘年來,能繼承先曾祖父希鼈公、當年在商界成為風雲人物者,唯獨是拙文的主角福佳斯公司黃添福董事長。
這位平易近人為富而仁者,早歲遠渡重洋移民德國,不像大部份崇洋媚外者,能到歐洲生活便喜洋洋的樂不思蜀?擁有一顆愛國愛鄉暨有經商頭腦的黃總(事業有成之後,無論在公司或在商界或者是海外的僑團,大家幾乎不約而同的尊稱黃添福董事長為「黃總」),逗留歐洲幾年後,便毅然辭退在德國的工作,萬里迢迢回國做了「海歸」。
這位在廈門市翔安家鄉的傳奇人物,同時是擁有一顆仁心與愛心者,回鄉投入建築行業。商餘發現鄉里中有不少青少年失學,便主動連繫這些因家境困難、無法繼續學業的青少年們;為他們到學校報名,並贊助他們購買課本書冊的花費,甚或津貼生活費,好讓他們安心完成初中學業。
畢業之後無力再深造者,黃總都安排他們到建築工地或公司工作,歷年以來由黃總資助讀書及聘用為員工者,不計其數。
數載前黃總已過了退休之齡,那年他蒞臨墨爾本,在一次餐聚閒聊時,我對他說:「你應該退休了,趁著健康還好、陪同夫人乘遊輪到世界各國觀光啊。」
沒想到他說:「大兄!我也曾想退休啊,但若我退休後、生意轉讓給新東主,公司幾千職員中,有不少是追隨我多年的家鄉子弟,新老闆如更換職員,他們便會失業了。」
真是令我意想不到的理由,不為自己退休享受餘生樂趣,而是擔心其同鄉職員們因他退休後,或會被辭退?這些鄉親們就面臨失業了。因此,體康仍佳就不言退了。
憶及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二日,由我帶領十八位世界各國的華文作家團隊,前往河北邯鄲古城采風七天,因要在鄭州留宿一晚,翌晨再啟程。中午將路過安陽市,黃總得悉後,專程從外地趕回安陽市,設盛宴招待文友們,令來自海外的作家們深受感動。
在這之前的一年,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一日,我率領了各國的十六位華文作家們,組團回去家鄉采風一週,能有此機會是要感恩廈門福佳斯集團黃添福董事長
,慷慨解囊招待食宿暨全程的交通花費,更讓全體作家們意外的是,黃總還安排往返武夷山的國內航機,為作家團隊節省了整整兩天的巴士路程。那份貼心為文友們設想,大家除了感激和感恩外,都對黃總刮目相看呢。
為人低調的黃添福董事長、無論是在同安區或安陽市的辦公廳,都沒有掛上任何一張表揚他行善積德的鳴謝狀?
猶憶十餘年前回鄉,去探訪住在
“大夫第”旁的豪宅「福園」的加自叔(福園是事親至孝的黃總,專為其父興建的家居),和藹可親的加自叔帶愚夫婦參觀這座豪宅,在二樓的主人大臥室的牆壁上,掛滿了各類鳴謝狀,如捐款給古宅小學、新圩中學等學校,(前後捐款一百餘萬元人民幣),尚有養老院等機構的各類鳴謝狀、以及各公職如商會副會長、監事長等等證書。當年改建祖祠捐款十五萬元,他是捐款最多的一筆。還有做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善舉、都在默默的為社會貢獻。
黃添福業餘愛看書報和電視,喜歡品茶,幾乎是無茶不歡。黃總熱愛工作,
對錢財並不太重視的這位仁者,從沒有因爲金錢與人爭執。他認為財富到了一定程度,無非是些數字,要追求的是造福社會及企業家的成就感。
在中國當今社會,還有像黃總如此一位謙卑企業家,真是難能可貴。尤其是他待人處事作風,備受鄉親、員工、合作夥伴、至親友好們及工商各界人士齊聲頌揚。與他接觸,都會被他親切誠懇之情所感染,如此德高望重者、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學習。
去年犬子明仁太平紳士(John
Wong JP )前往大陸觀光,專程轉去家鄉尋根,將黃添福出資修繕後的
“大夫第”祖厝,拍照傳回。深受這位為善最樂的添福堂弟、對社會對家族所作的無私貢獻而感動,唯有撰文公諸社會。
故鄉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古宅大路、黃公希鼈有知,必含笑九泉。
二零二五年六月十九日墨爾本初冬於無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