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文 字 演 變

 

       最早的中國文字應該是「甲骨文」,中國有了文字之後,隨著朝代更替,時代推進而將原有的甲骨文,慢慢演變,一直到了海峽兩岸分隔前,中國文字仍然是一樣的承傳。

    直到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通過要用中共拼音而成的中文,從此、衍生出了如今大家所見到的「簡體字」。在浩瀚的中文文字中,從繁體字被簡化成的中文約佔了三千餘個字,其中有近千字是書法家們揮豪時的草書,是原來存在著的中國文字。

原本中國文字仍要再進一步簡化,幸而最初推出的三千餘個被簡化的中文字

,被有識之士大力反對,尤其是被著名學者們、書法家們嗤之以鼻,唱反調之聲此起彼落,「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也許接到黨中央指示?暫停觀望再定奪。

    當年中共政權要改革簡化中文,理由是要普及全國掃盲教育,說繁體字筆劃太多,不利中國人青少年們學習?當然其時這班負有政治任務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眾委員們,做夢都沒想到會發明了電腦,中文和洋文相同能夠從鍵盤敲打而成。鍵盤輸入中文,不論是繁體字或是簡体字,快慢完全相等。

    以下是眾所週知的所謂「簡體字」,將美麗中文的原有含意,完全抹殺:親 = (親人不見了 = (简体字愛是沒有了心= (ㄦ字無首)

= (繁體字麵,右方有麥,简体字只剩= 面,沒有麥如何能成麵)

    再來如生產的「產」字,簡體字變成产?少了「生」如何能產呢?工廠的廠字,簡體字被變成「广」?想一想工廠內部設備,必定會有機器或貨品堆積,如今演化為广,廠房之內空空如也?已全失去了原意。塵變成了尘?灰塵絕不是「小土」也,小土是專指補馬路所用的那種東西,即砂礫。繁體字「塵」是指鹿奔跑時所揚起的塵霧,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懸浮物質」。衛 = 卫?衛冕、衛星改成了卫冕卫星?實在無法理解也。  

    = 云,简体字云,少了「雨」,雲霧皆應要有雨水始能滋生,何況繁體字中就有一個「云」字,子云詩曰、「云」是代表說之意。鬱 = 郁 ?憂鬱、鬱是形容詞,鬱鬱蔥蔥,郁是姓氏,簡化竟能如此神奇?將形容詞和名詞混淆一起。另一個姓氏「范」其實是繁體字,又被當成「範」的簡體?範是範圍、範例、範式、模範等等。頂頂大名的范仲淹、豈不要變成「範仲淹」了?

    還有如「髮」字簡化為「發」?著名畫家程十髮先生豈非要變成「程十發」了?髮是鬚髮,髮髻、髮絲、髮廊、髮型、髮夾、髮妻等等。簡化後豈非成了「鬚發、發髻、發絲、發型、發廊、發夾、發妻?」

    推行簡體字是妄想摧毀中華文化,是企圖將優美深厚的繁體字侵蝕,如今繁體字已被正名為「正體字」,且時代進步至今,手機、電腦、手提電腦皆先後發明了,聲音已可輸入文字,再無書寫的困擾。中國大陸當今無數書法家、學者教授、藝術家們暨有識之士,皆已深明唯有沿用正體字,始能恢復中國文字之美與魅力。

萬幸之事是簡化中國文字的企圖失敗,據說大陸政權初始是計劃完全簡化全部美麗的中國文字,最終目的將用拼音替代方塊字?如此消滅華夏傳統優美文字。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四日於墨爾本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