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品粽香

 

 

“五月端陽節,家家粽子香。”粽子古稱簡粽、裹粽、角黍、黏黍,端午吃粽子,千百年來,這早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歷代詩人對粽子情有獨鍾,在端午這天,飲酒品粽之餘,還以粽子為題材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清代查慎行筆下的“清暑初交殿角風,又傳節物近天中。靈符舊繫千絲縷,玉粒新頌五彩筒。青箬香分菖葉綠,銀盤光射石榴紅。雲帆不卻三韓貢,拜賜還教紀祖功。”則生動描繪了當時用高麗貢米做粽子的情景。而唐代詩人元稹則用“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的詩句,寫出了粽子的形狀和味道。同樣是唐代,溫庭筠的“盤鬥九子粽,歐擎五雲漿”,則描繪了粽子的大小和品質。

 

宋代陸遊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道出了那時已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大文豪蘇軾喜食粽子,品味了以蜜餞為餡的粽子,留下了“時於粽裡得楊梅”的詩句,而“水團冰浸砂糖裹”之句,則描寫詩人吃冰鎮粽子的情形。清代林蘇門的“一串穿成粽,名傳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膩透纖紅。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蘭江醃酺貴,知味易牙同”。此詩寫盡了“火腿肉粽”的妙處。

 

粽子本不是相思物,但是詩人們卻借它抒發感情。唐代殷堯藩的《同州端午》詩:“鶴髮垂肩展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欲問何方是故鄉。”表達了背井離鄉的遊子,重返故里時的激動之情。宋代詩人黃公紹在《端午競渡棹歌》中云:“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愁苦心境。明代莊昶的《端午食賜粽有感》:“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繩萬縷紅霞光。天恩敕賜下丹陛,璚璿侑以黃金觴。東南米價高如玉,江淮餓莩千家哭。官河戍卒十萬艘,總向天府挽飛粟。君門大嚼心豈安,誰能持此回凋殘?”表達了詩人端午時節對百姓無米之炊的同情,鞭撻了皇帝的糜爛生活。

 

清代儒學大家謝墉筆下的粽子另有一種情調,在京城做官時,他念念不忘家鄉的《粽子》:“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將箬葉萱絲韜。炊餘脹滿峻嶒角,剝出凝成纖纖膏。土俗清明供祀暮,詩家端午吊離騷。年年令節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勞”。詩人不僅詳細描寫了家鄉粽子的製作過程和製成後的形態,讚譽了“剝出凝成細纖膏”的粽子的美味,還借粽子傾吐對遠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其實,端午節吃粽子也有人們相互贈送、品嘗時令食品的用意。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就曾在《漁家傲》中寫道:“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粽子,千百年來盛行不衰,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成為文化傳承的符號,至今在人們的心中仍有無窮的魅力。

 

 

                                 201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