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筆下的多彩年味

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對過年情有獨鍾。在中國的傳統年節文化中,文人與年節的這種精神文化的聯繫,便形成了一種獨特、醇厚的文化情懷。作家們筆下的多彩年味,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53回生動地描寫了賈府過年的情景,那場景是極其盛大:進入臘月,即著手置辦年貨,其中包括準備大量的山珍海味。二十九日,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對聯、掛牌。上下左右,張燈結綵,爆竹起火煥然一新。除夕晚上,先是由賈母率領全家老小,拈香下拜,祭家祠、敬祖先;再就是向上輩行禮,給晚輩壓歲錢;最後全家吃合歡宴。正月初一開始走親訪友,看戲賞燈……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過年喜歡熱鬧,每年春節,他家的小院裡都會舉辦猜燈謎活動,猜中的人都會得到一份小禮品。他在《北京的春節》一文中,用優美的筆調描繪了老北京春節前後的日程、活動、玩藝兒、吃食、禮儀、景觀。以至於有人讀了之後發出驚呼,這哪裡是篇散文,分明就是一幅活脫脫的老北京民俗風情畫卷。更有趣的是,老舍的名字也和春節有關,老舍生於臘月二十三,第二天便是立春,父母為他取名舒慶春,就有慶賀春天到來之意。

  魯迅先生的《送灶日漫筆》一文寫道: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這段文字,很幽默又很溫情地介紹了在我國南北各地非常普遍的送灶習俗。在《過年》一文中,魯迅充分肯定了過年及其習俗,對人們過舊曆年表現出的格外的慶賀去年還熱鬧比新曆年還起勁,表示了他的讚賞。他自己則是:我不過舊曆年已經二十三年了,這回卻連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國人也了起來:這卻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僅有的高興。第二年除夕之夜,魯迅寫信對友人說:十多年前,我看見人家過舊曆年,是反對的,現在卻心平氣和,覺得倒還熱鬧,還買了一批花炮,明夜要放了。

  鄉土作家劉紹棠筆下的年味則更濃郁、更香醇、更純正。他在《本命年的回想》中這樣描述道:除夕時,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聲中才能鍋裡下餃子,院子裡放鞭炮,門框上貼對聯,小孩子們在餃子上鍋之前,紛紛給老人們磕辭歲頭,老人要賞壓歲錢,男孩子可以外出,踩著芝麻秸到親支近脈的本家各戶,壓歲錢裝滿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鄰右舍拜年的人已經敲門。開門相見七嘴八舌地嚷嚷著: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劉紹棠更看重的還是年節本身,是年味、年俗、年文化,這些在他的心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此外,鍾敬文的《歲尾年頭隨筆》、豐子愷的《過年》都寫到了自己故鄉的年景,涉及辦年酒,做年糕,燒祭品,祭菩薩,拜祖宗,買年畫、春聯,看戲法,接財神等內容,過年的繁華氣象、年俗趣味躍然紙上,至今讀來仍然十分令人著迷。

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驟變,民族年節逐漸邊緣化的今天,品讀文人的這些作品,那字裡行間飄嫋著的濃濃年味,既人羡慕,又讓人感歎。同時,我們也不得不反思,究竟我們還保留著多少對“年味”的文化情懷呢?

 

                                                            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