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立秋

 

 

每年8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是我國最古老的八個節氣之一。

 

立秋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節氣,是氣候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後下一次雨,氣溫就下降一些,民間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在歷朝歷代詩人心中,秋是蕭瑟、淒涼、衰敗的代名詞,節令之秋往往喻示著人生之秋、心情之秋,很多詩人都借景抒情,留下了不少悲秋之作。如唐人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覽鏡》中自照深慨韶華不再,惆悵不已:“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前二句概括失志的過去;後二句抒寫無望的未來。首句,實則已把身世感慨說盡,然後以“在鏡中”、“兩鬢雪”、“對秋風”這些具體形象以實喻虛,來表達那一言難盡的遭遇和前途。全篇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體驗,構思精巧,頗有意趣。再如晚唐令孤楚《立秋日》詩云:“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宋人楊齊《立秋後有感》云:“功名未了男兒事,爭遣心頭繫得旌。”這些詩句所抒發的,都是光陰虛度秋意濃的悲涼。

 

唐代大詩人白樂天常在立秋日惦念遠方朋友,其懷念元稹的詩作《立秋日曲江憶元九》便是佐證:“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當然,也曾有朋友以詩回贈,如李紳的《奉酬樂天立秋日有懷見寄》。遺憾的是,詩人只能遙相憶念,只能獨自登高遣懷:“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蕭颯涼風與衰髩,誰教同會一時秋。”(《立秋日登樂游原》)有時他也忍不住,只好在詩中發發牢騷,其詩《立秋夕涼風忽至炎矛稍清陽奉泳懷寄汴州節度使李二十尚書》:“坪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催頹。無因風月下,一共平生杯。”自己的年華一天天老去,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李二十升官得志“忙”得連朋友的信都不回了,相形之下,更增添了詩人失意的惆悵。

 

然而,秋天並非都是“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淒涼。劉禹錫贊秋詠秋之作《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全詩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開闊遼遠而又富有生氣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昂揚向上的氣勢,引人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沒有半點“多事之秋”的悲情。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以落霞、孤騖、秋水三個意象,組成了一幅流動著的壯美圖畫。那盈盈秋水,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自然的哲學之美。詩句中有遠有深,境界開闊,給人以強烈的秋天立體的美感,讓人多了一份深思和思考。

 

立秋之後,農作物生長旺盛,極需水分,所以民間有“立秋雨淋淋,遇地是黃金”之說。在古代,倘若立秋遇到乾旱,地方官就要張羅求雨。西元1073年立秋日,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奉知府之命帶領縣令周邠和徐疇求雨,《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詩云:“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杜甫《立秋》)跨過立秋這道柵欄,夏日的浮躁漸次內斂為深沉的美麗,秋日的草木搖響了季節的風鈴,一個金燦燦的季節正向我們悄悄地迎面而來……

 

20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