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沒有聯繫的中國著名鄉土詩人王耀東,通過網絡的幫助,我們又取得了良好的互動。不久,就收到他寄贈的評論集《躲在天空裡的眼睛》新著。尤其讓我感到驚奇的是,耀東兄還搞起書畫創作,成了一位文人藝術家;從他贈我的畫作和《王耀東詩書畫》冊頁中,見識到詩人的多面性與新風貌。


  耀東兄認為文學有一種魔力,又有一種魅力,一旦進入魔圈,很難走出來。這個比天際還遼闊的空間,不能說大,因為沒有小就沒有大,卻是發了狂的無窮無盡。


  既然能夠耐得住文學孤境的寂寞與清貧,就應該轉化內心的怨憤與口中的牢騷。把文學當成愛好是初級層次,當成心靈的補養才是上品。


  放下自己的文化身份,與文化圈外人交流,他們紛紛表示「你蠻有文化素養的」,這是一種讚譽,也是一種認可。


  耀東兄說的好,文學這個東西在當今社會,需求也有了商業性,有一種作家為了搞一點收入,或養家糊口,搞什麼身體寫作,並不是文學的根本目的。文學最終還是人學,它仍然是提示人類靈魂之必須。真正的作家不是要我寫而是我要寫。


  因此,才有了許多文學愛好者自掏腰包出錢出力,從事各項繁榮社會人文氛圍的非盈利工作,他們甘願被人譏為「傻子」、「不務正業」,也無怨無悔。


  沒有一種堅持,比文學愛好者在商業社會逆流而上更執著的堅持了,前方沒有輝煌的遠景,身邊有時還要躲避同道的暗箭;為什麼不能用互愛互助撐起遮風雨的大傘,彼此攜手並肩踏遍漫漫征程呢?


  縮小自己,放大群體,世界會無限大起來!

 

              原載菲律賓《世界日報》二零零九年三月六日“蕉椰雜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