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年前的今天,我抵達美國定居
✦✦✦一點感想與大家分享
北美新生四一載,他鄉已比故鄉長。
恩恩怨怨模糊掉,擾擾紛紛感觸傷。
舊恨留歸歷史夾,殘痕且放內心藏。
江山不變江山在,各領風騷也正常!
我與妻子一行五人(差點忘記才一個多月的小女孩)從菲律賓馬尼拉機場起飛,就是今天(1982年2月17日)進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國際機場,隨即轉機飛往目的地——南加州洛杉磯定居。(當時我與妻子是投奔怒海,歷經重重險境劫難,才能安扺馬來西亞,旋即獲得聯合國難民公署安排入住比東𡷊難民營,然後經過吉隆坡、菲律賓巴丹安等轉接營後獲得美國政府收容,當時是我的兩位弟弟昭群、昭傑具稟申請擔保)。
屈指一算,我的小家庭在美國生活已經足足四十一年,我們也足足工作四十一年,不過回頭一看,就像昨天的事一樣。
時光快如過隙的白駒,當年曾經的年輕力壯,出走,只圖個自由自在,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如今確實遂願了,還夫復何求?
雖然,今天自己已過古稀之年,但心態仍然覺得不老。
事實上已經算是垂垂老矣!
現在,居住在美國的時間比居住在越南的時間還多。
雖然,故國情懷依舊在,也經常強調根的重要性,什麼孔子、孟子、老子,但如今何處才是吾鄉呢?!
先父、先祖在母國經過幾代人辛勤擁有的一望無盡的玉桂山,只因一個制度的轉換,沒了,還得漏夜逃命,能怪誰?!
在越南,傾盡九牛二虎之力,建立的一望無垠的田園與教育事業(中文學校),也是因為一個制度的改變,沒了,還得擔驚受怕,默默無聲吞,怪誰?!
接受現實,一切俱往矣!
在越南從事僑教工作前後約十年時間,易幟前五年,易幟後五年。
在美國從事中文媒體工作將近四十年(越華報+中興報+越柬寮報)。就這樣忙忙碌碌的熬過了幾十年的青春歲月。
說也奇怪,五十年來都與筆為伍,與文化有關。
我的恆產就是兩台電腦、一部手機、一輛汽車,一篇篇評論、一本本書籍、一張張書法、一首首詩章,加上一棟蝸廬!
但,我快樂、我滿足、我面對逆境順境都沒人知道,從不怨天尤人,自己覺得已經做到知足常樂的境界了!
三個孩子已經成家立業,我現在則是退而不休,以筆耕不輟為樂事,無聊時與妻子逛商場,牽手漫步公園,消磨時間,生活充實,日子易過!
從不攀比,從不埋怨,現實推著我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