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小時

 

荷野兄,偶讀藍斯大作的【走進徐卓英的世界】,很是感佩。

我個人有一點感想,若不以冒昧見怪,請容我補充如下:

 

聽說,徐卓英與尹玲是堤岸中法(博愛)學堂同窗,果真如是,他們都是我的學長。唸過法文的人都知道四月一日愚人節,法文叫Poisson d'avril,直譯是四月的魚,到了這節日,法國人最喜歡在別人的背後貼上一隻魚的剪紙來互相捉弄,當然有關魚與愚人節的關係,在此不費唇舌,我只想指出,徐卓英說【如果把智慧讓給魚,魚把牠的四月讓給網】似影射戰場上的爾虞我詐,互相愚弄,目的是要擒殺對方。當我的智慧為魚而發揮,魚終於自投羅網(這裡的四月是指愚人節的貼紙捉弄)。假如己方獲得全勝(豐盛晚餐),敵人就知難而退(因而不暴動)……

        如果我把智慧讓給魚

        魚把牠的四月讓給網

        晚餐桌上必豐盛

        你將因而不暴動

 

【第廿五小時】是羅馬尼亞作家的Virgil Gheorghiu寫於二次大戰結束後的小說,講述一個生逢亂世的羅馬尼亞人,被壞蛋誣告是猶太人,逼他逃亡到匈牙利,因不堪虐待,乃潛逃德國,竟誤打誤撞被認作雅利安人,還加入納粹SS行伍,娶德國太太,並救了許多法國俘虜,但戰後卻被盟軍當戰俘關起來……或許徐卓英唸法文時有讀過或聽過這本書,出於華人(次等公民)對越南時勢的感懷,便對小說的男主角莫里茲有了代入感。

 

其實第廿五小時,可以做很多解釋,由於正常每天只有廿四小時,但是廿四小時過後的第一個小時呢?亦即第廿五小時,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我記得,當時越南阿兵哥拿到短假通常是廿四小時,大家都會珍惜那寶貴的廿四小時,盡情和女朋友或家人相聚,又或盡一切可能自我放縱狂歡,因為第廿五小時降臨,就是要回到兵凶戰危的戰場之時刻,生命不啻轉換到另外一個完全不可測的場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ntlecz3iQ    

                                                                                                             2016.12.28

 

 

附:休士頓徐卓英遺作二帖

 

■魚和牠的四月  

  (徐卓英詩劇試作)

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anhtu/anhtu-a025.html

 

 

你說多絕就有多絕

李白一失手便滑落的那隻月

河中的魚們竟然搶著喫掉了

             那夜他目擊

      而且老天爺也不曉得

 

第二天

自市場提回的那尾魚

至死還咬著四分之一的月

     (妻自廚房走進又走出

    他自廚房走出又走進)

分明是一份染血的晚報

分明是魚肚白的一尾詩

 

你說多絕就有多絕

妻就這樣子堅持

刊登離婚啟事了

 

那夜他而且淚哭成雨

而且雨哭成河

而且河哭成災

    而且——

你說多絕就有多絕

 

河中的魚們呢

從此

使成月亮分三裂四的浮屍

在一場水災後

他麼

他就是另一種

     POISSONS D’AVRIL

 

POISSONS DAVRIL

乃法文成語,謂「四月之魚」亦即愚蠢之意。

◆披刊於臺灣『藍星詩學』千禧年中秋號第7

 

 

■第廿五小時

 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anhtu/anhtu-a001.html 

 

 

如果我把智慧讓給魚

魚把牠的四月讓給網

晚餐桌上必豐盛

你將因而不暴動

 

世界將因而不為一個碗

搶著用刀子分割鄉土

當那人喝下最後一樽

    以血漿釀造的烈酒

    竟痛哭起來

 

我的母親

會感謝我們的義祠荒塚

邊陲上

一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