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散了,是不聚合的,是鬆弛的。不聚合就要分散,鬆弛了變成散漫。分散了則很難再凝聚,散漫了則提不起勁來。

  這兩年,親友們都聚少離多,許多好友都分散了。曾經在竹園茶座每週共聚,,一盅兩件,談天說地,論文講武,口沬橫飛,如今不復存在。我的老師──書法家黃鴻,前遠東學校副校長梁漢源,一先一後出國去。前番禺學校校長盧國清,前廣肇醫院總務鄔石麟,又一先一後病逝。音樂家嚴寬則慘遭電爐熨斃……難道真是「人生如朝露,從前都是假排場」?

  還有在文友集會中聯誼的,品茗飲酒,斟字酌句,舞文弄墨,吟詩作詞,也有很大的轉變。星塵、葉千里、徐國華、樸魯、何麗真……,一個個循不同的途徑離去了,「聚散也有天註定」?這歌詞究竟對不對?

  人散,財也散。我的金錢,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去年的走會風波殃及,全部傾盡。唐代詩人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現在我根本就不相信,整整十二個月了,所有席捲我的會錢潛逃者,全不見復回,我的心情受了莫大的打擊,心情渙散!

  散,是表示完了嗎?不!有散才會有聚,散就讓其散吧,反正不是人力能主宰。

        幸好,文章永不散,文散可以叫散文,此間華文報還要舉辦散文比賽呢!

 

 

  文,不是武。文靜,文雅,斯文,文質彬彬,不是粗魯的,不是野蠻的。

  文,文字,紀錄語言的符號。據最原始的解釋,單體的象形、指事稱為文,組合的形聲、會意稱為字。由文字串成詞組、句子、段落,則成為文章。

  文章有很多體裁,詩詞歌賦,小說劇本,論述,以及沒有什麼硬性規定的散文。

  文章是由人創作出來的,創作文章的人就叫做文人。我自幼喜歡文,小學時期就學人家絞腦汁,搖筆桿,爬方格,投稿件,卅年來在各地報刊發表過不少文章,勉強可算是半個文人。

  文人不同武俠。文人用口用筆,對邪惡口誅筆伐;武俠動刀動槍,對奸霸者刀殺槍刺。能文能武的人,乃文武雙全,世間罕見,人人尊敬。

  傑出的武林高手懂得許多絕招,優秀的文人能創作出不少美好文章。常說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書生有用文之所;此間華文報的文藝園地,已舉辦散文比賽,這真是個大喜訊。

 

 

  比,本義是兩人並坐。

  比,比比吧,比較一下,看看誰的本領高強,不比怎知誰優誰劣?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相比之下即可分別長短高低。

  在一般通俗武俠小說裡,或一套打鬥電影中,經常會看到比試較量的埸面,如擂台比武,比武招親,甚至華山論劍,群雄比高下。

  進入現代,比試更多樣化,什麼都有得比,場面最隆重偉大的,應該是每四年一度的現代奧林匹克世界運動大會,每天都有驚人的新紀錄,冠軍、金牌、升旗、行禮都是「比」的最終結果。

  那是武比,當然也有文比。古時的考狀元,金榜題名,算是最顯赫的文比,此外還有燈謎、對聯、吟詩等的較量,也屬文人的比試。

  至於今日,各學校由小學至大學,都要考試。去外國留學,碩士、博士學位,更非比試論文不可。文人的比試用心智,用腦力,看似平靜,實際很難。

  在越南,喜歡文學的人,要想比試並不困難,單是華文解放日報,就經常舉辦各類學術性比賽,如徵聯、徵文、小說創作等,目的是提高華文的水平,誘導華人對傳統的民族文化加強鍛鍊與認識。

  所以,繼文藝版舉辦散文比賽期間,幼苗版也來個學生作文比賽了。看!比比看,多熱鬧呀!

 

 

  賽,賽什麼?賽跑?賽車?賽馬?賽西施?賽龍奪錦?

  不!都不是。這兒不賽這些,這兒要緊握筆桿,提字練句,是要賽文章。

  賽的地點在哪裡?就是在堤岸的華文解放日報上。文藝版是散文比賽,幼苗版是作文比賽。水準高的參加文藝版,年輕的、水準低的、初學寫作的,可參加幼苗版,各適其宜,任君選擇。

  兩者之中,自然是文藝版的散文比賽較觸目,許多文友一定創作出最佳的散文作品,讀者們又有機會欣賞到各處匯集起來的好文章。

  現在,賽事已經進行,賽程仍未結束,每期的文藝版,都可以閱讀一兩篇參賽佳作;希望賽得熱鬧,達到高潮,「好戲在後頭」!

好了,我雖然心情懶「」,也提筆寫下這篇拙「」.不是用來評「」,更非參「」,只是想鼓吹一下散文比賽吧了。

 

                 (脫稿於一九九一年九月)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一日,發表於越南解放日報【文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