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惹嫉妒

 

 

    美中開打貿易戰,成為大熱門的新聞,隨著時間的過去,非但沒有像人們希望那麼漸漸冷卻,反而更熱,美國總統強調對中國貨物加碼增稅,務求勝利。訊息傳遞令平民百姓都普遍知悉,擔心承受物價上漲的惡果。從輿論的反映,不但華人家庭不願見到情形拖延下去,大部分美國人也不滿挑起這場沒有流血的戰爭,直接或間接都影響日常生活。

  因為影響到日常生活,所以成為熱門的話題,茶餘飯後與親朋好友閒談,或上網意描與在臉書聊天,有意無意間都會提及這世界注視的事件。我覺得關鍵在於「中國製造」上
,而宣傳「中國製造2025」更惹起外國人的嫉妒,俗語所謂「一山不能藏二虎」,美國目前在國際上擺出老大哥的姿態,超級強國,川普更以成功富商入主白宮,看不慣中國日漸強勁的貿易,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怎能容忍,藉口以不公平為由,施加壓力,讓中國屈服退讓,達到保持世界第一地位。豈料今日的中國不賣帳,竟然不甘示弱,以耍太極招數反抗,見招拆招,化解凌厲攻勢。這樣一來,形成民間農業、商場和消費者之間出現窘局

局,失去和諧順暢環境。

  進入廿一世紀,「中國製造」已經是一種不能逆轉的實況,中國從備受責罵的山寨式仿造劣品,逐漸改良質量耐用的製造,更朝向高科技的「智造」進軍,以價廉物美的貨色打入世界市場,吸引世界消費者的目光,這些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不尋常,落後國家群眾的艱辛奮鬥,豈是富裕國家的工人能夠理解,差距就在這裡。購買廉價產品,則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四海如是。國際間的貿易入超,應該互相磋商,尋找癥結所在,解決基本問題,不是靠增加進口關稅來示威,那只有使民眾生活困苦罷了。

  現在,大家有目共睹,在歐美各國的大都市,各大商場,離不開「中國製造」產品,很多家電產品,衣服,一般日用品,以及擺滿各式各樣兒童玩具,無論是塑料、機械、電動等玩具,或手推車,絨毛娃娃,幾乎都是標明「中國製造」。試問,這些先進國家的商場主管,為什麼進口這麼多中國貨?無他,在商言商,顧客至上,滿足顧客的需求是商家的任務,既可以賺錢,又獲得顧客歡迎,何樂而不為?這不是政治能夠左右的,掌權者也不應干預,更不應嫉妒「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產品已經普遍深入民間,每個家庭都充斥各類中國日用品,才會發生了美國兒童提問父母的笑話。兒童天真無邪,初次聽說天主創造世間萬物,他感到疑惑,因為在家中所接觸的日用品,包括自己所有玩具,都是「中國製造」的,怎麼說上帝製造萬物呢!這則笑話在於說明中國產品的廣泛銷售範圍,不是虛假的宣傳了。我還在網上閱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一年不買中國產品〉,作者是一位美國婦女,自由撰稿人,據說是發表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這點我不清楚,因為我閱讀的是中文翻譯,該文是作者的自述,大意說明自己是美國人,總是購買中國產品覺得不大好,下決心一年內絕不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問題來了,家庭開支變得特別昂貴,原本給兒子購買十元一對中國網球鞋,卻要花六十元購買意大利的;幾星期後女兒的鞋也要更換,購買德州製造的,比中國貨又貴了幾十元,非常心疼。還有更麻煩的,慶祝丈夫生日,雜貨店沒有售賣非中國製造的生日蠟燭,不得不尋找舊的應用。最難應付是兒童玩具,「中國製造」的便宜又美觀,如果不買,不懂事的兒子號啕大哭,又很難有其他國家產品替代。該作者結論說,「没有中国製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會越來越麻烦,而且代價會越來越大。」換句話說,嘗試不買中國產品一年,麻煩多,代價高,種種不便明顯出現。

  從民間日常生活看來,中國貨品是受各國民眾歡迎,只是惹起政治人物的嫉妒,擔心動搖領先位置而已,美中貿易戰是在這樣情況下發生,其實相當不明智,互相增加進口關稅,無疑是提高貨品的價錢,對民生毫無益處,如果能夠回歸談判席上,正視問題折衷解決,互惠合作,應該雙方獲益,對世界經濟有利,不必嫉妒中國製造,有競爭才有進步,那是無可避免的形勢。

                    
一八年八月十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美西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