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社團的問題

 

    美西僑報這兩期的「城市熱話」專欄,談到僑社豬年春宴,以及近期有什麼動態等熱門話題,引起讀者的注意,成為茶餘飯後的閒聊,攀談討論一些問題。

    時代在前進,世事多變化,今昔環境大不同,社團的資深僑領都瞭解,現在的僑胞和上世紀創會時的觀感差距很大。那個時候,離鄉背井謀生的僑胞,初到外國,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往來不便,須要互相聯繫,互相扶持;有識之士遂提議集會結社,團結合作,一呼百應,順利進行。當年華僑無論去到哪個國家,情形大致一樣,我在越南時,就有許多同鄉會、宗親會、工會等組織,會員失業、臥病或死亡,都有所屬社團的濟助。

    時移勢異,大部份國家對民生政策改善,美國更不用說了,社安制度很完整,第二代的華人子弟,感受不到社團的優惠;新移民則多數有親人生活保證才批准入境,覺得加入社團只是有機會與同胞親切聚會,其他各方面皆有政權機關解決。當然,有些場合仍然須要僑胞的幫助,但是今非昔比了,故熱中參加社團組織的人士寥寥無幾,願意出錢出力的更如鳳毛麟角。 

    我曾聽過有人揶揄,鳳凰城的社團,每年最高興是搞春宴聯歡,你組織我組織,排期一直到清明節,真個「有心唔怕遲,三月拜年時」,正是鳳凰城社團春宴的實況。問題是這裡和越南僑社不同,那邊每個社團有其骨幹會員,宴會除了幾個嘉賓可能相同外,其餘是另一批人物。鳳凰城這裡,來來去去幾乎同樣的賓客,熟面孔,有人覺得應酬太多,疲於奔命,挖荷包挖到手軟,不應酬又怕顧此失彼,被批評不賞臉,春宴不是享受樂趣,而感覺苦惱。

    有一位外州朋友,曾和我談論此間春宴問題,他認為既然大多數賓客相同,為什麼不聯合起來,組織華人共同大春宴,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又達到團結合作、皆大歡喜的目的。不過,越華聯誼會的一位理事表示,這意見雖然很有創意,很難實現,因為不少成員是經營酒家、市場的,多多舉辦春宴,他們才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如果只有一場春宴,就顯得寂靜冷清,欠缺財神,怎麼會高興呀!

  閒聊社團的問題,實在很多,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總之今日的社團,和上世紀那種扶貧濟困、互相幫助的情況明顯有別,大部份僑胞生活改善,加入社團志在聚會聯誼,維持感情,有什麼婚喪喜慶,互相關照,互相參與;其他各方面,實際不必操心。

    現實社會環境就是如此,有部份人覺得成立社團只是徒具虛名,沒有實質作用。記得四年前我參與籌組越華聯誼會時,曾有人質疑,成立越華會來幹什麼?參加了有何益處?原來有人想得到利益才願意加入,而不欲出錢出力為社團服務。所以我不敢誇口說什麼為社會服務,特別強調「越華同僑,互相關照」,因而命名為「亞省越華聯誼會」。這四年間,慶祝春節宴會和中秋聯歡,那例行應節不用說了,我們也曾舉辦電腦學習班,醫療保險講座,頒發學生獎學金等,而今年二月九號己亥春宴後的十三號星期三,我們將進行一項社會服務,舉辦「關愛長者,新春送祝福」活動,前往康寧、康樂大廈,在廣場接見長者,贈送禮品以及唱歌跳舞助興,希望到時能辦得美好。

    我知道凡是公眾事項,有很多雜音,尤其社團的活動,意見很難一致。譬如,前年建議頒發獎學金給會員子弟,就有人不贊成,其理由是:「在美國又不是在越南,小學到中學,讀書皆有政府供給,本會經費有限,何必花費這些錢呢!」而頒發獎學金,一時疏忽,也引起誤解,遭受批評。真是不辦不好,辦得好更難。

社團工作不易擔當,幹得好沒有利益收取,幹得不好隨時遭受批評;有才華的潔身自愛,懇辭職責;沽名釣譽的無所作為,延誤會務;熱心公益,肯出錢出力為大眾服務,實難尋覓。當今很多僑團均遇到這難題,惟有冀望熱心人士出來支撐局面,集思廣益,慢慢發掘賢才現身,繼續領導社團的前進。

 

二○一九年一月廿五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美西僑報

 

社團是公眾組織

           

    閒聊社團的問題,實在很多,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一個社團的組織,是由許多成員聯合起來,是公眾組成,為大眾服務;須要物色一班有能力、有才幹,熱心公益的人士,成立董事會、理事會,或委員會,名稱或許不同,責任則一,都是處理該社團的所有活動,然後從中選出會長或主席,擔當領導責任。                       

    海外華人成立社團,源於早期離鄉背井謀生的僑胞,初到外國,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往來不便,須要互相聯繫,互相扶持;有識之士遂提議集會結社,團結合作,集思廣益,一呼百應,順利進行。當時集會結社,劃分為三大類,一是來自祖國同一地區的,稱同鄉會;二是姓氏相同的,追本溯源是同一祖宗分支下來,是宗親會;三是抵達僑居地,做著同一類職業工作,組成工會。

    數十年來,社團就這樣傳承下來,有的由第二代繼任,有的由新來的僑胞接手,有的另外籌組新團體。現在的社團,比不上傳統那樣發揮雄厚力量;大概時代進步了,很多家庭生活好轉,政府處理公民的制度也改善,真正需要扶助的場合不多,社團逐漸變得可有可無,形成渙散,剩下在於聯絡情誼的宗旨,通常搞搞節慶聯歡的聚會。

    雖然這樣,各團體組織還是盡量維持下去,不想讓其終結。每年農曆新春降臨,籌辦迎春宴會成為不可或缺的活動。鳳凰城的僑團和往年無異,己亥春節降臨,舉行春宴聯歡,接二連三的排期,從不間斷,直到清明節方罷休。有的提前在戊戌年尾就舉行,實際這是不合時令,名不副實;往昔在越南的僑社,對日期定義十分認真,絕不含糊,凡是在農曆年初一之前舉辦宴會,一律稱為歲暮聯歡,不能稱為春宴,現在則受風氣所趨,跟隨步伐,開始提早迎春,時間有點混淆,令到下一代子弟,分不清何時是歲暮,何時是新春。

    社團是民間的公眾組織,代表大部份人數,舉足輕重,影響深遠,我認為對於應節日期,最好能準確貼切地配合,尤其在陰陽合曆方面,更加要特別闡明。譬如已亥豬年,應解釋是二○一九年二月五日才開始,之前出生的嬰孩仍然肖狗,不要籠統地說二○一九年是豬年,讓年輕一輩明白清楚,才不會以訛傳訛。

    社團既然是公眾組織,參與的理事成員自然不少,每次辦理某項活動,須召開會議討論,通常會遇到困難,碰上阻滯,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意見,對事情的看法各有不同。就以擺春宴來說吧!並不是重要大事,簡單的喜慶聯歡聚會,但是,揀擇什麼場地?點選何種菜餚?安排哪些節目?邀請多少貴賓?這種種看似不成問題的決策,也傷腦筋,不會暢通無阻,必然經過多次商討,才能定奪。

    譬如:甲君與這邊酒家有交情,提議在這邊舉行,可大家不同意,一致贊成乙君推薦那邊的酒家,便發生一輪拗撬。又譬如,喜歡舞蹈的理事,願意邀請舞蹈家來表演,愛好武術的理事,想邀請拳師來獻藝,又有一番唇舌辯駁。社團間這種異議實屬平常,不足為怪,只要遵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所有阻礙便迎刃而解。最重要是理事們要胸襟廣闊,虛懷若谷,勿斤斤計較,提議不獲接納,切莫耿耿於懷,為社團著想,依舊團結合作,發揚會務。

涉及社團範圍畢竟是比較麻煩,社團是公眾組織,為大眾服務,不具備熱心公益精神,很難達成任務。我們要了解,社會上人多雜音多,皇帝、總統、首長,無論做得多麼好,也有異議份子批評,無法面面俱到,所以,出來為社團服務,應具備涵養包容心態,才會覺得輕鬆愉快。

 

二○一九年二月一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美西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