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趣事

 

  我從加拿大洛磯山漫遊返歸家園,寫了幾篇旅行遊記,第二篇是「西雅圖趣
聞」,記錄那位導遊在頭一天講述西雅圖的名稱是來自「死丫頭」的諧音,引起全
車遊客哄然大笑。還有在最後一天,「冰凍的歸程」,導遊把麥當勞的諧音說成
「牡丹樓」。


  因此,引起一些朋友特別留意諧音趣事,有時候興起就閒聊有關諧音話題,在
 
提到各類諧音名詞,最不可思議是賭場的英文名稱Casino,竟出自福建話「開始
咯」或「開市哪」的諧音,能在英語世界流行,人們還以為是外語,詳細考究才知
道源自中國的方言。
 

   我記起初到鳳凰城時,一家人去西人超市買菜,我們想買把白菜,卻沒有標價
 
,女兒就拿去計數櫃台詢問,那位美國女郎說:「bok choy.99」,哎呀!她怎麼
懂得叫白菜?我的女兒驚歎,當我看清楚貨架的牌子,才恍然大悟,那是諧音譯
法。於是我解釋給兒女明白,英文有一些名詞是從中文翻譯過去的,中國有很多東
西是外國沒有,不能意譯,只好採用音譯,就是諧音。譬如茶tea和絲silk,其實
都是廣東方言,現在美國的廣東茶室的點心 dim sum,同樣是廣東方言。至於日常
飲「咖啡」,則根據外語的音譯;國際間許多語言互相交流,也靠諧音轉譯的,耶
穌基督、阿彌陀佛也不例外。
 

    世界上人名地名,中外文互相呼喚,都以音譯為主,即是採用諧音,聽起來聲
音皆相似。最令人嘖嘖稱奇,最特別是澳門的外文名稱,既不是音譯,也非意譯,
 Macao,馬交與澳門,聲韻相差十萬八千里,且毫無意義,為何這樣,耐人尋
味。有人說是指媽祖廟的媽閣,但廣東人很少叫媽祖媽閣,叫阿婆廟或天后廟。
 

   數年前我去澳門旅遊,也是聽到導遊講趣聞,向大家解釋澳門譯名的由來,原
來是廣東人的粗言穢語,那位青年導遊沒有掩飾,也不忌諱,對旅行團遊客輕鬆講
 述,娓娓道來,大意是當年葡萄牙人到澳門,不知這地方的名稱,就向路旁的一位
大叔詢問,那位唐山阿叔對洋人霸佔中國領土早已恨之入骨,見到洋鬼子還走過來 
不知說些什麼,用廣東粗話憤怒地回答:「我唔知道你講乜鳩!」那洋人不懂廣東
話,只聽見Macao的語氣特別響亮,以為就是這個地名,歡欣回去作紀錄報告,澳
門的外文名稱就這樣誤打誤撞而來。講完趣聞,整團遊客哈哈大笑。
 

  談起語言的諧音,真是數不勝數;就以中國而論,地廣人多,各處鄉音不同,
在語言不通的場合,時常發生諧音的誤會。而與外國人交往,嘰哩咕嚕,雞同鴨
講,文字文法不同,諧音誤會就更多。其中以中英語之間諧音趣事居首,因為十九
世紀幾乎是英國人的世紀,曾誇耀「日不沒國」,香港在英政府管轄的時期,英語
成為官方語言,日積月累,形成省港許多粵語很自然的摻雜了英語,當然就是諧
音,譬如最普遍是球,日常用語都用「波」(ball)替代了;換零錢叫「倡」,原
是英語change,小商店叫「士多」(store……都是英語諧音。
 

  由中文語言誤解為英文的場合,更加諧趣,也時有所聞。據說早年香港有位仁
兄深夜在郊外大便,不巧附近發生偷竊案,英警四處搜索,遇見這位仁兄,喝問:
「你就是那個賊子?」仁兄回答:「痾夜屎!」Oh Yes ,警察以為他俯首認罪,糟
透了,這就被捕了。這是廣東方言當英語的諧趣場合,我來美前,更有人以歪斜方
式教導我,如不懂英語,清晨遇見美國人打招呼,不必擔心,只用兩句廣東粗話就
足夠應付,一是說出女人私處:Hi!二是非禮的摸奶:Morning ,聲調相似,十分
奧妙。
 

  近年來,在網上曾傳遞有關鄧小平訪美的語言諧音趣事。據說鄧訪美時召開記
者招待會,當時其英文翻譯員因事遲到,美國記者們知道鄧不懂英語,想趁勢搞
鬼,立即展開訪問:「中國元首知道美國第一任總統是誰嗎?」鄧不知什麼問題,
心想他們一定依照中國傳統見面禮,先請問貴姓,於是用充滿鄉音的國語回答:
「我姓鄧!」啊!「華盛頓」, 美國記者以為是不純正的英語,那是懂得美國歷史
呀;立即就轉變問題:「夫人為什麼沒跟隨出席記者會呢?」鄧想想,問完姓,該
是請教大名吧,很不情願地回答:「小平。」shopping ? 去逛商場?美國記者傻
了,原來鄧小平懂聽英語,一直在裝蒜呢!再試探地問:「夫人搭乘什麼車去商場
呢?」大概繼續問貴庚吧,鄧更不耐煩地說出歲數:「八十。」啊!Bus!搭乘巴
士,美國記者們確定鄧小平認識英文,只是帶有濃濃鄉音,也佩服堂堂元首夫人平
民化,乘坐巴士去商場,因而不願再搞事,等待翻譯員到來。其中一位仍不甘心,
改為較高難度的問題訪問:「你知道現任台灣總統嗎?」鄧心急如焚,無法猜想記
者第四個問題,看看時鐘,翻譯員就要到來,連忙舉手示意等一會兒:「你等會,
你等會」!這位記者以為他說李登輝,李登輝,這才心服口服,停止再問。估不到
語言諧音為鄧小平解決了對答難題,不用當眾出醜。
 

  諧音語言趣事實在很多,國內國外,新的舊的,一時之間說不完呢!
 


 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