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字樣變化

 

 

我講解中國文字「部首」問題,對於檢查字典會有幫助,對於方塊字可增強認識。但部首字樣有許多變化,必須加以說明,否則,根本不清楚內裡乾坤。

 

  譬如上次談及的臂背肺腑的部,朝朗朦朧的部,這是根據物體不同類別所致。以前書寫分別清楚,後來混淆不清,一般印版字也多混亂。但目前標楷體打出的字樣,仍然可辨別清楚,仔細觀看,臂背肺腑的肉部中間是兩點(),朝朗朦朧的月部中間是兩橫劃()。

  

部的變形,乃古人書法造成,因字體正方,放置偏旁所佔範圍多,為了裝配美觀,設計將體積收縮成長形,裡面藏下的兩人字,以潦草筆跡化為兩點替代,這樣一來,便和部相似了。

 

除了上述場合,中文字體遇到這種情形很多,原理相同,都是為了書寫美觀,收縮體積,甚至分割上下;有些從篆書演變,有些因草書而成。所以查字典時,會發覺部首目錄字型和所查的字在體積位置皆有變更。

 

且看看:水手示心衣,放在下面時維持原狀,例如:泉漿、拳擊、祭宗、思想、袈裟,一旦放在左邊,完全變了樣:例如:江湖、打扮、祈福、惆悵、衫褲。通常一般人把這些偏旁部首另有叫法,即三點水()、趯手邊()、禮衣邊()和豎心邊()等等。

 

  這些變更形狀,與篆書款式有關,縮窄後放於左旁時形成的模樣,其中字最特別,還可分

開上下兩截,例如褒衷襄等字便是。

 

有些依草書筆法,再演變為簡單的楷書筆畫。舉出幾個部首作例子:火犬邑阜竹艸,若果以草書寫出,筆劃少,形態變,與原字有所差異。部有三種變化,一是保持完整,灰炎便是;二是在左旁,燒烤便是;三是在下面,烹煮便是。要特別注意的是,放在下面的火,因潦草書法緣故,變化為四點,但與黑馬魚鳥的四點不同,後者自成部首,不屬火部。部放在右邊不變,如猷狀,在左旁就變了樣,似虫),如狼狽

 

邑阜,又同肉月部首相似,混淆不清,因為草書所寫轉變楷書,結果成為一模一樣的斧頭邊(),主要分別在右為邑,在左為阜。例如:郭郊邯鄲陳陸陷阱

 

竹艸,比較容易,都是放在字的頂端。籮筐管笞,頂上是,俗稱竹花頭;草莓芬芳,頂上是,俗稱草花頭()。

 

  另外要提的是部,通常和竹艸一樣放在字頂,但變成似四的形狀,如羅罟罹等等。

      

    以上所談部首話題,比較深奧,有些艱澀,但無論如何,這樣可多了解方塊字的構造原理,可吸收多點自己民族文化的知識。

   

 

  二○○五年十月下旬重修,發表於鳳凰城亞美報【文化天地】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