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祖母 

離開越國返家門,兩老含飴又弄孫;

抱住嬰孩綻笑靨,傳宗接代遠流源!


  我將含笑弄孫的照片,題七絕詩一首代替說明,擺上飛卜,現在這個臉書社交網站,最多人閱覽,方便快速,轉瞬間傳遍各地,親友們為我高興,向我祝賀。
  古人以含飴弄孫為人生晚年樂事,的確沒有錯,有什麼比年邁時期,見到新生命降臨,後繼有人,那種快慰心情,實在無法形容。我兩老何嘗不是如此,雖沒有含飴弄孫,但含笑就很開心了。
  人生於世,年紀老邁能夠抱孫,表示家族已傳宗接代,源遠流長下去,值得安慰。蔣介石曾說過一句名言:「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

,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猶如廣東俗語說:「老竇養仔仔養仔,」一代代藩衍不絕,那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責任。
  今年我再次抱孫,在佛羅里達州的姪女,最先恭喜我榮昇第二任爺爺。以我這一把年紀,才得兩個小孫,實在佳音來遲。十一年前,我的幼兒國興爬過兩個兄長的前頭,率先去越南成親,滿以為很快就含飴弄孫,誰知等呀等,望眼欲穿,他小兩口總是說慢慢來,安排妥當家庭生育計劃,按照經濟能力逐步進行,結果毫無動靜,遲緩再遲緩,令我大失所望。
  幸好,次子國風於二一一年結婚,懂得做人道理,快馬加鞭,翌年就慶獲龍兒,讓我在超過古稀年齡,榮登祖父寶座,遲是遲些,可以含笑弄孫就好了。今年再接再厲,六月十二日續傳佳音,慶獲羊兒,喜氣洋洋,我已升上第二任爺爺,真正「有心唔怕遲」。
  我認為做爺爺較遲,是有原因的,這次回歸越南故里,前往隆慶探望剛剛半身不遂的堂大嫂,問候近況,才知道她在家的輩份已是曾祖母,原來我的堂侄也為人祖父了,我這個古稀爺爺,真正做得太遲,堂侄追上堂叔,同時做爺爺,堂叔豈不慚愧?
  「有什麼好慚愧呢?老友!」一位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卻持不同的意見:「你有孫子抱抱很幸福呀,看看我,兒子四十出頭了,還不肯結婚呢!」
  他無限感慨,慨嘆在美國教導孩子不容易,這裡的社會觀念,這裡的生活環境

,與亞洲國家的家庭教育完全不同,我們祖籍在中國,我們生長在越南,但無論中國或越南,不多不少都推行儒學風範,忠孝仁義的道理,子女大多數接受父母規勸

,服從家教。但在美國,動輒講人權,兒女犯錯不能鞭打懲罰,無疑縱容孩子任性

,助長違規行為。他認為,孩子的思想還幼稚,未成熟,許多方面必須父母糾正,有些冥頑不靈的孩子,好言相勸沒有效,須要加點強硬懲處,以示警戒。美國教育的優點是青少年容易自立,缺點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這位朋友還沒有機會榮登祖父寶座,當然口出怨言,並表示羨慕我,讓我感到飄飄然。兩老在家,有時談及做爺爺嫲嫲的角色,有人比我好,有人比我差,總而言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己感覺開心就好。獲得小孫叫聲爺爺嫲嫲,不僅是我們感覺幸福,小孫們也沾染幸福的笑聲,他日長大成人,也是一種甜蜜的回憶。
  反觀我兩老,就沒有這麼幸運。我倆的父母,都是在中國家鄉最困苦的時代,飄洋過海到越南謀生;我倆的出生,只有父母親,沒有祖父祖母,完全沒有呼喚「爺爺、嫲嫲」的機會。不僅如此,連我倆的兒女,也沒有機會呼喚「爺爺、嫲嫲」,因為我成家立室的時候,雙親已在越南離亂的環境中,先後病逝廣肇醫院,魂歸天國,撫今追昔,真有無限感觸!
  「爺爺、嫲嫲」,聽到孫兒天真地叫喚,做祖父祖母的實在很開心,證明三代同堂,比我兩老上一代生活好得多。我因而興起上網,查閱祖父祖母的詞彙,竟讓我發現,原來除了父親節、母親節之外,在八月底九月初,還有個祖父母節呢!
                  
一五年七月十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