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聞人

 

     打開本期的亞省時報,赫然看見拙作〈精神糧食〉,刊登在【聞人錄】版上,不禁一怔,真個有點錯愕,不可能吧?大概弄錯位置了,拙作實在不適宜在如此光彩的版面發表,還未足夠稱為「聞人」的資格。

 

   話說在上星期,外出用餐時,遇到一位有水準的讀者,向我提及「需要精神糧食」的溫馨勸勉,期望發表多些作品,產生感動和佩服。另一方面,鑒於好幾位僑界朋友,近來相繼詢問,為什麼不見我在亞省時報的【生活隨筆】文章,覺得大家對我愛戴有加,無限銘感。經過一番思索,決定藉着新的二○一八年來臨,邁向新的日子中,繼續捕捉新靈感,搜尋新題材,創作更多新詩文,不願辜負讀者渴求精神糧食的好意。

 

   既然打算恢復【生活隨筆】專欄的主意,即在電腦鍵盤敲打〈精神糧食〉的題目,內容就是描述自己這次的感想,完成後立刻按下傳遞鍵,很快便到達亞省時報的郵箱中。兩天後,收到編者的答覆:「非常感謝您再一次給我們寫稿。希望您能給我們一張您的照片,放在這期裡。」

 

   啊!我好高興,編者索取照片,可能像上一任編輯那般,為【生活隨筆】專欄設計版頭,定期披刊,以後每週要不停供稿,也是日常生活的點滴情趣。

 

   然而,從今期亞省時報發表來看,與我預想不同,原來編者索取照片是作為聞人圖像,把我列為鳳凰城聞人之一,甚覺慚愧;那實在太過獎、太抬舉,我是未足夠資格,不適宜登上聞人榜的。雖然我寫作歷程超過半世紀,作品獲得世界各地讀者歡迎,但我為人向來低調,沒有刻意宣揚,沒有大量集結出版書籍,所以不算聞人。

 

   所謂「聞人」,不是寫幾篇文章那麼簡單;聞人,一般來說等於名人,僑界名士,社會名流,知識淵博,才華出眾,榮譽遠揚,我怎麼能夠配稱為聞人呢!

 

   說來有趣,對於「聞人」這詞彙,往昔我認識得非常膚淺。回憶學生時代,我還以為這詞彙出錯,有一回,同學詢問起「聞人」的釋義,我竟然說是漏掉前後兩個字,應該是「新聞人物」才對。那時剛巧我投稿到越華晚報學海版,獲得贈送書籍為稿酬,那本書叫做《新聞人物》,香港出版;該書內容全部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政治家,有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希特勒、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等等風雲人物。當年越南處於反共盟國方面,共產國家被視為落下鐵幕,雙方激烈鬥爭,互不往來,民眾不准通訊,我們對於中國大陸的所有情況,是懵然不知。我自從有了《新聞人物》這本書,第一次閱讀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資料,初步認識中國共產黨領袖生涯,也算增加知識,內心歡喜。這書以中間立場出版,不偏向自由世界或共產社會,不褒不貶,純粹介紹各偉人的個性與經歷,才獲准在越南流通。因此,「新聞人物」一詞深印我腦海,甚至誤以為「聞人」兩字是從中抽出,是差錯的詞彙,鬧出笑話。

 

   後來翻閱字典,才曉得聞人等於名人,社區聞名的人,只是較少普遍使用,讓我感覺陌生而誤解;另外還有一個解釋是姓氏,我只知道有位詩人叫聞一多,不知道有個「聞人」的複姓。而我這篇隨筆,則完全是拙作獲亞省時報刊登在【聞人錄】帶來的靈感。

 

               二○一八年二月二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