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越南故里》之四

 

三年多變化

 

    到今天,我回越南將近一個月,從所見所聞,以及去西區金甌、蓄臻兩省,去濠莊附近鄉村,親歷其境,都覺得越南各地在逐漸改變,沿途看到許多高樓大廈在建設中,不停發展,邁向富強階段。

 

自從二零零六年退休以來,我年年回歸故里,社會活動,司空見慣,沒感受什麼特別

。這一回,由於新冠疫情肆虐,初期嚴重性,令人害怕,實施閉關禁足,限制往來,街道無人,市場癱瘓,從網上傳遞越南視頻,著實難過,更料不到拖長三年之久。

 

    移居外國的越華人士,大都渴望回歸故里,探訪親友,心急如焚。好在接種疫苗方面起了防範作用,政府機構為了維護經濟利益,也改變策略,放寬管制,不再強迫隔離,這是好消息,很多人急不及待,立即購買機票回越。

 

我夫婦於七月返抵胡志明市,首先看到交通恢復正常,路上充塞車輛,不像去年的沉靜,兩輪機動車仍然像過去一樣,在汽車旁邊左竄右拐,橫衝直撞,交通警察也無能為力

。我是見怪不怪,因為我也要駕駛摩托車,也要衝鋒陷陣才能奔馳各方。

 

三年沒回來,社會面貌改變不少,單單我的房屋,就要修理,前面售賣雜貨的十六平方公尺地方,以前高過巷路,如今巷路越填越高,下雨便水浸屋,我要立即進行填高地皮

,配合鋸短鐵門,花了一大筆費用。而日曬雨淋,弄成天台殘缺,四周圍牆裂痕,向街三層樓門面,油漆剝落,也須修理一番。

 

    人事變動就不用說了,相隔三年,文友之間,蒙靈文錦寧、艾弦劉慶鐵、刀飛李志成和秋夢陳友權,已先後離世,著名水墨畫家張漢明,也告別人間,往昔友情相聚歡悅,只能回味一下,不禁低迴感歎。    

 

    回歸故里有很多改變,連十字路口紅綠燈,均有些新形象,有的增設轉彎指引,有的加上計時裝置;只是道路狹窄,兩輪車太多,若依照規劃路線川走,實際難行,因此交通混亂未能改善。

 

除了交通,我也留意市場動態;在越南,人民習慣每天上市場買菜,俗稱街市,有人嫌麻煩,不願擠進市內,就在外面攤檔購買,擺在街市邊的攤位就很多;曾經有一個時期

,地方政權整飾市容,取締街邊攤位,井然有序。這次回來,反而見到處處都有街邊攤檔

,比前更多,沒人理會。

 

    高檔的超級市場,照常營業,不過,這次我見到許多小型超市出現,最特色是「青百貨」,連鎖分店非常多,遠在偏僻的西區各地都有,實力這般雄厚,超越我的想像。

 

    另外讓我注目的,是堤城的點心餐館,我發覺這三年來,點心餐館有很大的變化。三年前,我曾在黎大行街的幸福樓,首度體驗機器人送點心服務,這次想介紹老友去見識見識,哪知道招牌已不見了。

 

    至於「有口福」,在順橋大廈和陳興道大道分設兩家,氣派豪華輝煌,好幾次宴會,甚至我的結婚紀念日,曾邀請親友相聚,如今不復存在,我們沒有口福了。

 

    還有,在蓮潭公園和平路直去的那家金鳳凰酒店,我曾笑稱,居住美國鳳凰城,到來幫襯金鳳凰,正是機緣巧合,很可惜,近來金鳳凰飛走了。

 

俗話說「一雞死一雞鳴」,經營生意也是此起彼落,這裡收莊,那邊開檔,舊的結束

,新的開張,一様熱鬧興旺。這次回來,在老友的推薦下,見識了周文廉街一家以香港美食著名的水爺點心。另一家更豪邁的是愛華2大酒樓,食客如雲。

 

    有的是搬遷了新地址,生意保持旺盛,一家是從順橋大廈搬遷到黎大行街的包點心,

另一家是從翁益謙街遷至領兵昇住宅區的西都酒店,都能夠招徠顧客的支持。

 

    其他行業如何呢?我未曾深入了解,不淸楚情況,有人慨嘆疫情以來生意差了,謀生不易;經營西藥房的,肯定比較興旺,因為染病的人增多,這不是好現象,不值得稱讚。總而言之,隔別三年,尤其是疫情持續,社會發生很多變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