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返老家 》之五

 

隨意去活動

 

 

 

                今個蛇年返越南老家,事前沒安排活動行程,大都在家裡悠閒休憩,其他交際應酬,往來探訪,皆順其自然,興起而動,隨意而行,無拘無束,輕鬆愉快。參與所有的活動,可說是隨心所欲,自由抉擇。

五月初參加長虹旅遊公司組織的旅程,接到梁心瑜的通知,即興起答允,正是隨意去活動。旅程是前往廣東省四天,遊覽佛山、廣州、珠海、深圳四個城市,我合併串聯稱為〈佛珠深廣遊〉,旅遊結束返老家,住客與街坊鄰人都詢問好不好玩,我舉起大挴指,表示值得一遊;導遊推薦的廣州地道餅點零食

︰雞仔餅、耳仔餅、杏仁餅,老伴都有購買回來,分給各人品嚐,皆稱讚美味可口。

提起旅遊佛珠深廣四地,在五月七號星期三深夜啟程,我夫婦晚上要出機場,卻有那麼湊巧,何表姑的幾位兒女,包括來自臺灣的少卿表妹、來自墨爾本的少雲表妹,提前在這晚為母親設宴祝壽,在第五郡大統酒家筵開兩席,沒有邀請朋友,全部是其家人祖孫等賀壽,我這對老表獲得邀請算是夠運氣,在出機場之前,仍可遂意共享桃酌,假如遲一天舉辦,就失去機會。何表姑見到我倆出席,笑逐顏開,我奉上紅包,祝賀壽辰快樂,身體安康,她顯得更高興

!至於少雲表妹,上個蛇年我倆去澳洲墨爾本探訪過她,十二年後才重逢,互相問候,別來無恙,深感愉快。

    至於旅遊廣東活動點點滴滴,述說不盡,記得最後一天遊覽深圳,巧逢星期日母親節,酒樓餐館特別旺盛,導遊安排豐富午餐,品嚐鮮魚米粥,誠意祝賀母親節快樂,婦女團友很高興。晚上結束旅程,返回越南老家已經深夜,我倆翌晨起來,住客阿簪告知,美國的四個兒女,聯名送來一瓶鮮花,贈給媽媽,祝福母親節快樂,老伴接捧瓶花,非常開心!

旅遊回來,照常過着悠閒的家居生活,可喜的是幾天後,接獲溫日強文友傳遞短訊,邀請星期五早上到陳春和街九龍餐室茶聚,我又是隨請隨到,能夠和幾位文友會晤,一同品嚐早餐,攀談近況,交流寫作、書法、旅遊等話題,情況愉快。只是我感到些微歉意,事緣以往幾年,每次回越必邀請文友們聚會

,近年散慢不再主動,被動受邀,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兩日後,住客阿簪告知,其家婆,即阿創的母親,就要離越回美。這位母親為人和藹可親,過去也是玻璃工廠的工友,已隨女兒移民美國賓州,今年春節返越南探望兒子,逗留了半年。我夫婦和她總算是相識一場,與老伴很談得來,因此興起而隨意邀請去愛華2酒家品嚐早餐,作為簡單的餞別宴會,阿簪管理的雜貨店業務忙碌,無法分身赴會,只有阿創母子出席,互相攀談越美兩地的種種生活,倒也喜悅,我倆謹祝一路順風,明年再會。

    同一時候,我又接到文友通知,長虹旅遊公司東主溫日強和譚玉瓊伉儷,定於五月十八星期日去梹椥省,為兩個鄉村舉行建橋動土和落成儀式,我有幸獲邀同行,再度隨意參與活動,滿心歡喜。探詢原由,那是前些時候,該公司得知梹椥省有幾個鄉村,居民貧困,𥚃面羊腸小路很難行,越過的小河橋樑甚殘破,村民來往不便,孩子們上學更危險,須要建設新橋以安民心。日強伉儷遂呼籲親友慷慨解囊,幫助鄉村建橋,兩座已建設完成,舉辦落成典禮,一座開始興建,舉辦動工儀式,為了節省時間,便訂定同一日齊齊進行。

當天早上六時半在長虹公司集合起程,老伴雙腳疲弱,擔心鄉村路途崎嶇

,廁所簡陋,遭遇困難,不願偕行,我惟有獨自駕摩托車去長虹公司,抵達時汽車剛好到來,大家登車安坐,同去的人數不多,喜見吳鳳翔文友亦參與,沿途融洽攀談,到梹椥市區才吃早餐,然後進入鄉村目的地。

    首先進入富盛縣交盛鄉,為一座新橋舉辦動工儀式,當地政權代表,以及鄉村民眾,均熱烈歡迎!我從來未到過這些鄉下,親臨境地才看到異常貧困,沒有像樣的交通道路,只有僅容納兩輪機車川走的田隴小徑,我們要靠當地人士用摩托車逐一載送到橋畔空曠地,目睹兩旁都是田野水塘,駕車稍微差錯,就會跌落泥濘的水裡,那小河溪上廿多米長的橋樑,已殘破缺損,怪不得要呼籲善心人士捐助建橋。我詢問接載我的那位鄉村代表︰「梹椥城鎮那麼整潔亮麗,市容美觀,道路通暢,為什麼政府沒有替鄉村改良建設呢?」他答︰「省政府只為省會都市建設完善,爭取名譽增光,至於我們這些偏僻鄉村,大概鞭長莫及,難以處理,就讓村委會與村民們自我應變,不加理會。」情況如此,無可奈何!

    續後,他們載我們過去那座建好的新水泥橋,舉行落成典禮,地方民眾熱烈歡迎,表示萬分感謝,我見到橋頭牌匾刻着「山河橋」,註明「捐贈者︰澳洲越僑馬松光夫婦」,據悉捐贈這筆建橋總費用為一千五百萬元,慷慨解囊巨款,協助鄉民便利往來生活,真正為善最樂,福有攸歸。

    接下來,轉往錦山鄉,為另一座新橋舉行落成儀式,我看見橋頭張掛的橫衽,越文大字寫着「親善一橋慶成禮,由長虹慈善團體贈」字樣,非常搶眼,這裡鄉民代表隆重歡迎,誠懇感謝,並設宴款待,酒水迎賓,供應美食,場面相當融洽,賓主盡歡而告別。這樣,長虹旅遊公司去梹椥省,為兩個鄉村建設三座橋,舉行動土和落成儀式,總算完成任務,圓滿結束,凱旋回堤。

    梹椥歸來,我恢復順其自然地悠閒過活,又覺得韶光易逝,特地查看日曆一下,啊!就到農曆四月廿三,那是先母的忌辰,當天載老伴去購買燒豬肉、燒鴨,和幾種生果,加上一份祖先寶衣紙,再訂購燒雞飯,在祖先神位前,擺設供桌,炷香拜祭。先母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戊戌年離世,已六十多年了,年年此日拜祭,謹代表作為兒子未忘親恩的一點心意。

    這樣子,不經不覺在老家逗留兩個月,雖無安排行程次序列表,但順其自然,興起而動,隨意而行,無拘無束參與各項活動,也很有意義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