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的行者

記我的兩位媽媽

 

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和你越近的人、天天綁在一起的人,就自然而然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如同你自己的花園,你聞到它們的各種芬芳、你心悅它們那嬌艷的色彩、你臣服於它們那昂揚和溫婉的姿態,但你卻不驚訝和讚嘆,因為,它們在你的眼裡早已習以為常、自然而然。

 

但是,如果有幾天你沒有看見它們,你就會想念它們、盼望它們;這時,你才會發現你自己有多麼喜愛它們……;我的兩位媽媽,就是我心中這美麗的花園,和她們一起的時間越久就會越喜愛她們。

 

九十年代,是正值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時節。我呢,是剛從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

。人,在年少都一樣,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和好奇,總想走出家門,去看看世界。我也不例外,一邊和朋友們朗誦著汪國真的詩句:「我不 /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一邊商量如何出國留學。至於選擇到哪裡去,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和條件進行。而歐洲對我像一樣,那些童話故事和電影如《茜茜公主》都吸引著我,而且

,當時到俄羅斯、匈牙利和捷克都是免簽證,所以這幾個國家就成了我的首選。

 

我說服了全家人支持我的決定。臨行前,全家人給我餞行,我很興奮,嘰嘰喳喳地給全家講著我那些道聽途說的歐洲風情。媽媽沉默著,但要結束時,媽媽摘下脖子上的金項鏈,又褪下了手上的戒指遞給我說:「女兒,到外面遇到困難,若沒有錢了,就立即把項鏈和戒指賣了,買一張火車票回家!」從我懂事起,就瞭解了媽媽的這個性格:既浪漫樂觀,也肯面對現實。但令我自己都深感意外的是:幾年後,我就把媽媽接到了捷克和我一起;而且,最奇的事就是:在捷克布拉格,我還邂逅了一位捷克媽媽:白漪。

 

那時,我已開了自己的餐廳《捷克成都酒家》,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兒,帶孩子和餐廳收錢算賬的事由我和媽媽輪班。那天,我媽媽在餐廳收錢算賬,也就是輪到我在帶孩子時

,推著嬰兒車在餐廳門前花園的小路上,遇上了我的捷克媽媽。那時,我正埋頭逗孩子,身邊突然響起柔美的嗓音「好可愛的男孩兒!」令我吃驚的是,說普通話的人是位栗色頭髮高鼻梁的女士,她那親切自然的笑容,和儒雅的風度一下就吸引了我,我連忙謝謝她的讚揚,還沒有等我反應過來,她就像風一樣飄走了,從我認識她到現在,這位捷克媽媽的步履都是如此地輕快。

 

後來,我和這位捷克媽媽就經常遇到,在一起聊天中慢慢瞭解到她曾在查理大學學習中文,後來成為大學裡的漢語教授,也是這裡的翻譯家;在五十年代,她曾在捷克駐中國大使館裡工作,中國許多有名的捷克語專家、教授和翻譯家都是她的同學或朋友。

 

也因為她的住房就在離我們餐廳不遠的小區裡,自然而然我們就有了很多的聯,我請她給我們餐廳員工和我上捷語課,課餘之際,我也幫助她校對一些她翻譯成中文的文件和文章,如果有時間我們就海闊天空地聊聊天,有關捷克和中國、以及世界等等的新聞和變遷。久而久之,捷克媽媽就把我們當成她的小孩兒一樣,做好吃的點心給我們,到她的別墅摘水果送給我們;如果遇到難於解決的事,她就會積極出面幫助,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從家庭到生意、從習俗到文化、從歷史到現在、從社會現象到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大小事等等,甚至細到如何看待和處理夫妻關係……,她告誡我說: 「妳一定要明白“頭和脖子的關係”,頭看起來是最重要,但你不要忘記:“脖子頸子卻在指揮頭腦的轉動方向!”」;我們成了忘年交,也像是母女,如果有其他捷克朋友詢問我是誰,她就回答說:「我的女兒!」讓那些朋友疑惑和驚訝,而這時的她就會樂得哈哈大笑。

 

漸漸地我發現,這位捷克媽媽白漪和我的中國媽媽虹雲,除了語言和長相不同,她倆卻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倆的個子中等,年輕時都是氣質美人,生性認真達觀、且樂於助人

。最有意思的是她倆年齡差不多大,都已是退休教師。在捷克,中國媽媽教捷克學生學中文,給捷克學生講中國的唐詩,其中有一位學生是捷克大學生,學習的進度較快,媽媽就教他理解和背誦《陋室銘》,這位學生呢,好像也認真地學到了媽媽的真傳,媽媽得意的要他現場表演給我們看,而這位學生也不扭捏,馬上大方地自信地背誦起來,那搖頭晃腦的樣子,讓我們大為開心;媽媽的口頭禪是「要學就要學到家!我最不喜歡拖泥帶水」「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然反之,捷克媽媽教中國人學捷語,也有自己的一套,她講完課後,又摸出早準備好了的,自己朗誦的課文錄音遞給學生,讓學生們帶回家練習

,學生只要有一丁點的進步,就會大肆表揚,「你很聰明,有語言天賦」「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有關授課之事,這兩位媽媽都說教課要收費,但全都不在意這個收費的問題,到底學生交沒有交錢她倆都不關心,還常常在上課時,給學生準備茶水和點心,經常給學生購買一些小禮物,比如本子、參考資料等。至於在上課時,你就會發現,這兩位老師比學生還要認真!延長講課時間是她倆都樂意的事!當然,更沒有什麼補習課時費之說。更稱奇的是:這兩位媽媽的身體!讓我羨慕有加。她倆都愛旅遊,好像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每年都會從捷克飛到中國,然後再從中國飛回捷克,一下飛機還神采奕奕。

 

中國媽媽喜愛參觀歐洲的各個國家和都市,每年一飛回中國,就立馬召集她的同事和朋友親人們、學生們,給大家介紹捷克以及歐洲的風土人情,也講歐洲的那些建築和旅途趣事,告訴大家歐洲人如何重視和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她還重複地說:「沒有歷史就沒有現在!」她講得總是津津樂道、趣味橫生。

 

而捷克媽媽更是了得,她比很多中國人更熟悉中國,她幾乎到過中國每一個省,她瞭解的中國城市比我還多。不僅如此,她對中國歷史和人文的瞭解如數家珍,連我有時都把她當成了中國人,甚至那不敢對我親媽說的話,也敢對她說!這位捷克媽媽屬於在中國打開國門後,最早也是最多次帶領捷克團隊參觀和訪問中國的捷克人,她目睹了中國的改革和大踏步的發展,她講西藏的進步,以及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當她看到中國的每一次進步就歡心鼓舞,因為她非常瞭解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的巨大變化,她喜愛研究歷史,故她常常說「我們應該好好地瞭解和認真地查閱歷史真相,不應該道聽途說,歷史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只有好好地認真地使用這面鏡子,它才讓我們知道怎樣做是對的

,怎樣做是錯的」;她欣賞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勇敢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欣賞中國人的智慧,她對中國包含深情;這位已到高齡的捷克媽媽喜愛工作,不僅常常到處去講課,而且到現在還是捷克《捷華協會》的秘書長,管理著捷華協會的網站,把她收集到的中國風景和人文照片、以及最新新聞全都放進了他們的網站。

 

前幾天,捷克媽媽高興地邀請我說:「要不要參加我們的聚會啊?」她自豪地介紹:「這是我們自己的絲綢之路!」。原來,他們在自己朋友家庭裡,不定期地組織和介紹有關中國的聚會。當我走進客廳裡,就發現大電視屏幕已經打開,上面寫著:《中國絲綢之路》的字幕;而在一張長條茶几上,大家放下各自帶的一些酒水和小吃、點心與大家分享

,且自選座位,當一切停當後,其中的一位藝術家就拿出她自己拍攝和製做好的VCD盤,豎起食指發出“噓”的一聲,大家就安靜下來,頓時,那條他們自己的絲綢之路就開始了:穿過莫斯科飛往比什凱克城,然後到喀什城,再繼續到吐魯番、敦煌、嘉峪關、蘭州、塔爾寺、再回到蘭州、然後是西安、最後飛往北京,當藝術家把這條路線圖介紹給大家時,捷克媽媽就再加以補充:「其實,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像從前中國人一樣,先到北京,再飛往西安,延著那條把中國的絲綢、茶葉和瓷器運往中亞、西亞,以及更多地區,這樣也很有意思!」然後,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不過,你們現在無論選擇哪條路線,都比過去容易百倍了!中國現在的快鐵和動車都給我們提供了節省時間和轉車的方便」。

 

    在那整個下午,在那配置了中國音樂《獻給媽媽的歌》中,我和捷克媽媽、以及她的朋友們,在電視屏幕上走了一趟「絲綢之路」,內容不僅是旅遊參觀,也有和當地人交談交流,當屏幕放到精彩有趣的地方,就拿遙控按下暫停,然後由捷克媽媽解釋或說明;每當聽到大家不斷發出嘖嘖地感嘆:好漂亮的賓館啊、好豐富的食品啊、好特別的風景啊、好精緻的手工啊……;我就感到特別愜意和自豪,品著捷克的葡萄酒,聽著那首《獻給媽媽的歌》,也覺得特別悅耳,不由自主地跟著哼了起來:

        凝視蒼穹的星星

        想起了溫暖的家

        遊子心中的媽媽

        多麼慈祥

        星星啊星星

        請你等等我

        我想把鮮花捎給你

        獻給我的媽媽

        ……

晚上,我回家後,就立即給還在國內的媽媽打電話:「媽媽,您什麼時候回捷克啊

?」

    媽媽回答說:「隨時都可以啊,現在這麼多直航飛往布拉格,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不用多想,多麼方便和自由……」。

在這以後,我又反複詢問過兩位媽媽同一個問題:「什麼階段是你們最美好的時光

?!」

    她倆異口同聲地回答:「現在!現在!還是現在! 」    

    她倆也同樣解釋道:「我們喜愛自由自在行走在大地上!」

    我愛天下所有的這樣的媽媽!就像我愛天下每一座美麗的花園!

我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的行者!

 

2020.02.20 寫於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