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之後成街坊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1.jpg

 

  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人君者,軀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輔佐他平定天下的諸多功臣,遂命閻立本在長安城太極宮西南三清殿旁的小樓凌煙閣內,描繪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一千三百多年以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子子孫孫,早已星散天下。其中兩位功臣魏徵(580-643)、唐儉(579-656)的各一支後代,竟因緣際會在江蘇無錫南長街清名橋上塘落戶,成為街坊。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2.jpg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3.jpg

魏徵畫像                        唐儉畫像

魏徵,隋唐時期巨鹿曲陽(現晉州)人,唐初名臣,以直諫敢言著稱,為開創「貞觀之治」建立功勳。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徵的四十二世孫魏家駒,前清秀才,卻無意仕途,轉而經商,於光緒廿三年(1897年)在無錫清名橋堍開設魏祥泰生熟肉舖。

 

魏祥泰肉舖製作東坡肉、瘦五花腿筒(俗稱九筒肉),以及用豬肝繞上小腸放在熟肉中同煮的繞肝等熟食,生意不錯。宣統二年(1910年),魏家駒又請來一位能人馬發大,專門烹煮醬排骨。這種醬排骨,選用上等肋排為原料,加秘製調料,通過控制火候,精心烹調而成,肉質噴香酥爛,肥而不膩。其肉汁每天保留一部分,相繼使用,稱為「老汁」。醬排骨當時叫作「肉骨頭」,後來成了聲名遠播的無錫醬炙排骨,簡稱無錫排骨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4.jpg

魏祥泰研製的無錫排骨

    無錫清名橋上塘的實業家唐文煥(筆者祖父)、唐文銘(筆者叔祖父)兄弟,是凌煙閣功臣唐儉的四十一世孫。唐儉,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交情篤厚。唐儉參與了李淵太原起兵,後任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6.jpg

唐文煥                     唐文銘

    唐文煥、唐文銘兄弟繼承父親唐本芝(筆者曾祖父)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清名橋創辦的唐恆豐絲吐行,開發利用蠶繭繅完絲後剩下的副產品。繭衣可以製成「長吐」、「短吐」,再加工成絲製品。蠶蛾是製藥、做肥皂的重要原料,還可以作為豬、鴨的飼料。

 

    抗日戰爭期間,唐家房屋全部被日軍燒毀,因此舉家遷居上海,唐文煥在上海病故。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7.jpg

中國絲業博物館展出無錫絲吐業中的唐氏家族

 

    唐文銘經營絲吐業很成功,被譽為「絲吐大王」。民國五年(1916年)無錫絲吐同業公會成立,唐文銘任常務理事。後來他投資繅絲業,在無錫、上海開辦多家絲廠,所生產的優質生絲,暢銷歐美國家。

 

    唐文銘一生愛國敬業,樂善好施,曾擔任南長地區多所學校校董,常年資助地方救熄會,捐款修葺南水仙廟,出資編印明代無錫抗日知縣王其勤紀念文集《松滋王侯攬袂集》等。

http://phxmae.com/WX/imgs/XXMMZH9.jpg

唐文銘任校董的明德(南長街)小學一百週年校慶,

莒國公唐儉四十三世孫(從左到右)唐曉青、唐孝先、唐曉庭應邀出席  

 

    筆者小時候就知道,魏家和我們唐家相識。到長大成人了,進一步得知兩家都是唐朝開國功臣名門之後。一家創製了無錫排骨,一家成了「絲吐大王」,可謂歷史作了這樣的精巧安排

                                   201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