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琵琶
龍香指撥繋朱弦
鳳尾邏逤半月扁
【注】 龍香:即龍香撥。鄭嵎《津陽門》詩 : 「玉奴琵琶龍香撥」自注云:「貴妃妙弹琵琶,其樂器聞於人間者,有邏逤檀為槽,龍香栢為撥者」。(見唐詩紀事) 鳳尾:蘇軾《宋叔達家聽琵琶》詩:「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 邏逤:即邏逤檀,西藏產的檀木。古蜀地製琵琶,以邏逤檀為槽,音色俱佳。宋樂史《楊太真外傳上》:「妃子琵琶邏逤檀」。邏逤即今西藏拉薩在唐代的稱呼。 半月:唐李嶠《琵琶》詩:「半月分絃出」。某種琵琶上有對稱半月型發音孔。 敦煌句: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中,有反手撥奏琵琶女像。 梅花三弄:中國十大名曲之一, 據明朱權《神奇秘譜》記載稱,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清高品性。今為古箏,琵琶曲子。 霸王卸甲: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取材於楚漢相爭事,與另一琵琶名曲《十面埋伏》齊名,描述楚漢垓下之戰。《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樂曲沉悶悲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樂曲氣勢磅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