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漢韻錄
《瑪麗安托瓦內特》傳讀後四題
左: 十二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 (Martin
van Meytens1767畫)
右:
二十八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ÉlisabethVigée-Lebrun1783畫)
左:瑪麗·安托瓦內特狩獵裝 (Joseph
Krantzinger1771年畫)
右: 斷頭臺發明者Dr.
Joseph-IgnaceGuillotin(1738-1814)
2013. 5. 14
●和親法邦
奧地胭脂粉頰赬 帝家郡主締姻盟
未知繾綣女兒意 依戀纏綿母后情
金勒銀鞍辭故國 秀裝錦服赴新城
悲歡歲月何能料 風雨凡宮歷辱榮
【注】 《瑪麗安托瓦內特》傳: 即《Marie Antoinette – The Jonrney》。書厚488頁,2001年英國出版。英國女歷史學家兼作家 Antonia Fraser 著。作者Fraser曾獲英國爵級司令勲章(DBE,Dame Command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其夫Harold Pinter (1930–2008)乃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書中情節於2006 年改編成電影,由Kristen Dunst 飾演Marie Antoinette,曾執導《教父》(The Godfather) 名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之女Sofia Coppola是該片導演。 Marie Antoinette (1755 - 1793)1770年4月14歲,自奧地利遠嫁法國路易十六Louis-Auguste。 凡宮: 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1682年至1789年為法國王宮。
●巴黎革命
奧法姻緣負盛名 雍容麗質國城傾
干戈鋒鏑群民亂 淚血凡宮一鳳鳴
帝后生涯卻落薄 貴尊身世痛淒煢
漫漫嗚咽塞河水 似為嬌嬈訴不平
【注】 長河塞納: 即La Seine,法國第二大河,流經巴黎市中心,全長780公里。
●上斷頭臺
籍艷金枝玉葉身 奢華祿養憤朝臣
娥眉轉輾民無寵 鳳體懨纏恨未伸
煙樹塞河秋慘綠 滄桑嬪侍淚沾巾
垂亡尚作嘆嗟語 頭斷臺刀氣早馴
【注】 斷頭臺:(guillotine)執行死刑之器具。公元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端,國會研究新刑法。醫生議員Joseph-IgnaceGuillotin設計斷頭臺。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處死,同年10月,王后Marie Antoinette 也被處死於斷頭臺上。
●絕代艷后
一代嬈嬌掌故珍 窈冥韻事睹全真
紅顏終痛承衰緒 薄命何堪厄貴身
艷后畫容春未老 皇庭風俗舊相親
帝家遠逝凡宮在 掩卷幽思記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