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漢韻錄
——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戈雅名畫《1808
年5月3日》
戈雅名畫《1808
年5月3日》
(1814, 266 cm x 345 cm)
2013. 11. 18
約瑟登基多怨聲
金甌他統外邦鉦
欃槍漫地哀西國
烽燹彌天舉法旌
痛隱釘痕十字掌
腥舖血跡二牙城
畫師壯筆憫民記
暗為蒼生訴不平
【詩注】
約瑟:拿破侖之兄
Joseph Bonaparte,1808
年西班牙稱王。
鉦: 行軍敲打樂器。
欃槍:彗星別名。古人認為是凶星,主不吉。《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喻惡勢力。
二牙:西班牙,葡萄牙。
【詩事】
《1808
年5月3日》(西班牙语:El
tres de mayo de 1808)是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1746-1828)1814年的畫作,描繪始於1808年的歐陸半島戰爭中,西班牙人被法國軍隊槍殺的場景。此畫今存於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
(Museo
del Prado)。
所謂的半島戰爭(1808年-1814年),(西班牙稱為「獨立戰爭」,葡萄牙稱為「法國入侵」)
乃「拿破侖戰爭」主要的一場戰役,發生於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當時英國威靈頓公爵,即
Arthur Wellesley, First Duke of Wellington,指揮數萬英-葡聯軍,配合西班牙軍、游擊隊及葡萄牙民兵,對抗法軍。戰爭自1808年法軍佔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侖結朿。
1808
年,
法國入侵西班牙,拿破侖輔助其兄 Joseph Bonaparte
登上西班牙王位,同年5月2日,西班牙人民起義,受法軍鎮壓。戈雅目擊此事,以畫筆描繪法軍鎮壓起義者的暴行。將畫題命名為《1808年5月3日》,起義雖説失敗了,但畫
家却將其人民表現為精神上的勝利者。
畫作富恐怖元素,地面有已被處决者的遺體與血跡,又以馬德里的黑夜作為刑場的背景,比喻西班牙在黑暗
中。畫面又以地上燈籠聚光於被處决者身上,讓被處决者面對光明。此法軍槍斃西班牙人場景,表現人民最難受的時刻。受處决者作釘十字架姿勢,以示受難之意。
畫家亦故意在其右手掌上繪了釘孔,用教堂為背景以代表天父之見證。
《参考資料,The
Essential History Of Art by Laura Payne
(2001),
及維基,百度網》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3.
12. 4箋注:
歐陸史詩,蒐證尋源。二牙慘事,凶比欃槍。畫師壯筆,暗為蒼生訴不平。觀賞之餘,亦為當年戰爭之殘酷,同聲一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