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漢韻錄
——荷蘭印象派畫家梵高之《星夜》
梵高之《星夜》(1889作,73
x 92 cm)
2014. 2. 19
蠍磨其命苦煎熬
噪動圖中看梵高
渦轉天如游氣走
雲移魔似幻星豪
搖風昏焰孤前樹
皴筆冥村暗後濤
戕虐瘋顛未自惜
可憐身後始離騷
【小記】
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像派畫家,表現主義先驅,對二十世紀藝術如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影響深遠。作品《星夜》、《向日葵》和《有烏鴉的麥田》等,均廣為人知。
梵高事跡最顯著者,是他的精神分裂症與割左耳事件,
(割耳後對鏡自畫像,變成右耳受傷,亦為傳世名作。)據云1889年,梵高與高更(Paul
Gauguin)在一次爭吵後,精神分裂症復發而割耳,並用手帕包起後送予一名妓女。(另一説法是二人衝突時,高更傷了梵高。)之後於5月8日自願前往阿爾勒聖雷米
(Saint
Remy, Arles)的一家精神病院治療,在該院駐留了108天。住院期間,梵高創作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此階段的繪畫充滿憂鬱悲情,《星夜》正是其中代表作之
一,所繪景物正是精神病院所在地。
1890年5月21日,梵高到巴黎北部村莊接受保羅·嘉舍(Paul
Gachet)醫生的治療。7月27日傍晚散步時用手鎗自殺不死,但亦因救治不遂,最後還是喪生,終年37歲。
《星夜》(荷蘭語:De sterrennacht,英語:The
stormy night)今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此畫筆觸強烈,色調陰沉。畫中繪的是臨窗遠眺景像,前景柏樹如黑燄火舌,令人不安。天空月亮昏黃,渦狀流雲,伴以繁星。整幅畫中,只有村落看似寧靜;而田
野卻以波濤翻滾表現,生成強烈對比,這種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表現了畫家躁動不安與意亂情迷。(參考維基,中英百科資料)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2. 19箋注:
梵高名畫《星夜》,乃其結束生命前一年住院治療精神分裂症期間所作。陰沉,翻滾,寧靜,躁動,生成強烈對比。這種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表現了畫家躁動不安與意亂情迷之心境。廬主吟哦成詩,似為名畫添上旁述,佳作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