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韻賦得巴西世界足球大賽
2014.
7.
2
狂侶迷朋座未虛
爭雄蹴踘古今如
揚塵虎將氣吁喘
飛腳龍門身趔趄
奇出衝鋒求制勝
心高奪冠勿躊躇
君看矯健場中子
足閃球過耍猾狙
【注】
蹴踘:據新華字典:「蹴,同蹵、音cù,踢也。如:蹴踏(踢);蹴球(踢球);蹴鞠(踢球)。踘音jū,古同「鞠」,古代遊戲用的皮球。」蹴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足球運動,起源甚早。《漢書枚乘傳》顏師古注云:「蹴,足蹴之也﹔踘,以革為之,中實以物﹔蹴蹋為戲樂也。」蹴踘始見於漢初,盛於唐宋。《宋史太宗紀》:「會親王宰相,淮海國王及近臣蹴踘大明殿。」這段短文記載了淮海國王與太宗近臣在大明殿踢足球。《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而驃騎尚穿或(域)塌鞠」說的就是漢代驃騎將軍霍去病劃地作界踢球。
唐曹松《鍾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鄭校書郊外閑遊》詩:「寒節鍾陵香騎隨,同年相命楚江湄。雲間影過秋千女,地上聲喧蹴踘兒。何處寄煙歸草色,誰家送火在花枝。銀瓶冷酒皆傾盡,半臥垂楊自不知。」
宋陸游《三月二十一日作》詩:「蹴踘牆東一市嘩,秋千樓外兩旗斜。及時小雨放桐葉,無賴餘寒開楝花。明月吹笙思蜀苑,軟塵騎馬夢京華。懽情減盡朱顏改,節物催人只自嗟。」
明張元凱《寒食限韻作》詩:「闔閭風土不禁火,綠水城邊碧油舸。屢逢蹴踘踏花茵,時見秋千亂雲朵。金蓮點點步底生,鴛鴦彩彩纏頭巘。越女曾為吳館娃,周郎只合留江左。」
這三首詩都說到古代足球,張元凱的詩,說的更是女子踢足球。
龍門:足球網門俗稱龍門。
趔趄:音lièqie身子歪斜。
耍猾狙:猾音huá,狡詐也。狙音jū,狡猾也。耍猾狙指球員玩弄狡猾脚法。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2箋注:
險韻詠世足,難賡也。蒐典釋蹴踘,博聞也。巴西獲勝進入八強,飛腳龍門,出奇制勝;心高奪冠,足閃球過耍猾狙,經典也。廬主一一詠來,有如親歷,好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