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波羅的海三國,
俄羅斯旅行吟草五十首
(三十六至四十)
2014. 6. 12
●文豪塑像
(其一)車過俄京見托爾斯泰塑像
章回誰擬托翁長
爭戰和平大作強
已射光芒壯日月
還餘血淚紀滄桑
忽過雕座訝羈客
凝想文豪遠旅鄉
祭酒儒林心裡印
眼前銅像尚鬍揚
【注】
托爾斯泰:
Leo Tolstoy(1828—1910)俄國小说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著有《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869)、《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1877)
和《復活》(Resurrection,1899),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
(Maxim
Gorky, 1868-1936)曾謂:「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托翁名著《戰爭與和平》,上世紀中曾拍成電影,風靡一時。俄京竪其銅像,自為紀念一代文豪而建。
(其二)
聖彼德堡屠格涅夫銅像前
聖彼德堡屠格涅夫銅像
(筆者攝)
夢筆奇葩各式開
循環雒誦想風雷
他鄉勝地尋幽意
異國華章看大才
細膩匠心猶卓絕
分明情節盡瓊瑰
騷人屠格涅夫氏
迤演名家不絕來
【注】
(1)
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1818-1883)俄國現實主義(Realism)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著名作品有《羅亭》,《父與子》,《獵人筆記》,《初戀》等。暮年病榻的八十三篇《散文詩》是他整個生命和藝術的總結,融匯了他一生創作的特點:愛國、民主、悲觀、真誠、善良、敏銳、抒情、哲理、簡潔。
(2)屠格涅夫文風,據云影響後代名家如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
,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等人。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在上世紀亦甚知名。其與眾多後代名家,均受屠格涅夫文風影響,演繹俄國現實主義精神。細膩匠心,分明情節,循環雒誦想風雷。佇立屠格涅夫銅像前,廬主低回無限矣!
●莫斯科紅場
小雨中的紅場國家歷史博物館
(筆者內子攝)
絲雨輕飄去路塵
帝畿宮苑見精神
紅場徽傲雙鷹首
蒼水池奔四駿身
彤色聖堂爭靡艷
金圓蔥頂鬥尖新
俄京營繕維英氣
羈旅天涯此地巡
【注】
(1)
紅場:Red
Square拉丁語Krásnaya
plóshchad,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央行政區的公眾廣場。勝跡有國家歷史博物館,聖巴西爾大教堂(St.
Basil Cathedral),列寧墓,克里姆林宫
(Kremlin)
和阿歷山大公園。紅場東邊是國家古姆百貨商場(Gum)
。1990年,紅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世界文化遺產。
史載紅場所在土地曾有建築物,1571年莫斯科大火,建築物燒盡。空地被稱為Pozhar,意為燒光之地。修建後,1812年又遭拿破崙的軍隊焚燒,其後紅場又屢次修建並拓寬成今日面貌。
「紅場」之名並非從環繞它的磚頭顏色衍生而來,亦未與紅色共產主義有關。乃因俄文「Красная」(krasnaya)是「美麗的」或「紅的」之意。
(2)
紅場徽傲雙鷹首:俄羅斯國徽為左右雙頭鷹,表示東望亞洲,西顧歐洲之意。
(3)
蒼水池奔四駿身:1812拿破崙戰爭後,沙皇阿歷山大一世任命建築師Osip
Bove修建公園。
園分上,中,下三部份。
紅場有865公尺圍場,
內為克里姆林宮,阿歷山大公園乃沿著外圍場築成。
1996年Zurab
Tsereteli氏又在園中築成四奔馬噴泉雕塑。
(4)
彤色聖堂,金圓蔥頂乃指聖巴西爾大教堂
(St. Basil Cathedral)
。公元1555–1561年由伊凡四世
(Ivan IV Vasilyevich)下令築成。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莫斯科紅場名意,乃因俄文「Красная」(krasnaya)是「美麗的」或「紅的」之意。紅場徽傲雙鷹首,東望亞時西顧歐,寓意深遠!羈旅天涯此地巡,得見俄京營繕維英氣,不虛此行也!
●紅場列寜墓
列寜墓近觀,上為閱兵臺
(筆者攝)
萬夫之偉此長眠
剌殺多回終棄捐
百厄千艱家國記
左提右挈逸仙憐
紅場墳築成經典
黑石晶棺得靜便
偃蹇墓台愴悢感
春秋九十往生年
【注】
(1)列寜:
Vladimir Ilyich Lenin(1870-1924)
本名Vladimir
Ilyich
Ulyanov(1870-1924),著名馬克思主義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俄國共產黨創立者。參加革命後易名「列寧」。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2)剌殺多回:1918年1月14日,列寧在彼得格勒
(Petrograd)演講後,和瑞士共產黨人Fritz
Platten同車。過橋時突遭12名身份不明槍手猛烈射擊。Platten急將列寧按下,他本人因而受傷。同年8月30日,列寧在首都莫斯科郊外工廠對工人演講後剛要乘車離去,一女子上前與他交談,此時一枝勃朗寧手槍在三步近距離處人群中伸出,響了三槍。第一槍射中列寧左肩,第二槍擊中左胸並穿頸而過,第三槍卻打中正在與他談話的女子。列寧當場倒地不省人事。目前多數俄國歷史學者認為盲人女殺手Fanya
Kaplan是開槍射擊列寧的兇手,她是社會革命黨成員。三年八個月後
(1922年4日22日),德國醫生為列寧取出頸部彈頭。
(3)1924年1月21日,列寧在戈爾基村(Gorki)去世,終年53歲。有90餘萬人出席追悼大會。時孫中山聞訊後致悼詞云:
茫茫五洲,芸芸眾生。孰為先覺,以福齊民?
伊古迄今,學者千百。空言無施,誰行其實?
惟君特立,萬夫之雄。建此新國,躋我大同。
並世而生,同洲而國。相望有年,左提右挈。
君遭千艱,我丁百厄。所冀與君,同軌並轍。
敵其不樂,民乃大歡。邈焉萬里,精神往還。
天不假年,與君何說。亙古如生,永懷賢哲。
(4)
靜便:
清靜、安適也。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藥餌虛狼藉,秋風洒靜便。」
清
黃景仁
《濟南病中雜詩》之三:「車吹喧都會,幽居此靜便。」
(5)
春秋九十往生年:
今2014年為列寧去年九十週年。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列寧被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曾被刺殺多次。1924年去世時,孫中山曾致悼詞云:「……並世而生,同洲而國。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艱,我丁百厄。所冀與君,同軌並轍。……」萬夫之偉此長眠,紅場墳築成經典矣!
●莫斯科大馬戲團
驚見四虎四豹同籠演出
莫斯科大馬戲團入場處
(筆者攝)
虎豹殘兇最擅長
同籠八獸控鞭揚
登臺爪猛欣喧眾
蹈舞身肥笑哄堂
出手最驚一口噬
抬頭怕見萬人慌
戲團馴訓稱奇傑
險裡謀生亦是強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馬戲團馴獸師,日與猛獸為伴,演出時更四虎四豹同籠,險象環生!正是戲團馴訓稱奇傑,險裡謀生亦是強也!
●莫斯科野郊
千里平疇未見巒
遍郊白樺亦奇觀
鄉房鐵頂宜消雪
陡覺俄邦凍日寒
【注】
自波蘭至愛沙尼亞,過邊防入俄羅斯,至聖彼得堡,再乘機飛莫斯科,所見均為平原,多白樺樹林,屋多三角鐵頂。
●多倫多鄧超文笛兄2014.
7. 18箋注:
俄京巡禮,俱屬帝畿宮苑,金頂聖堂;難得縱目野郊,平疇盡覽:樹多白樺,屋多三角鐵頂,蓋易消雪也。走筆至此,陡覺俄邦凍日寒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