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倫黃培玢,加國杜豪宣二兄
「阿里山神木」詩踵韻
1970年4月3日登阿里山紀念照片(畢日陞藏)
2015. 4. 13
莽林車道畔
殘腐得延年
電擊屢傷秀
芽萌再旺緣
月寒孤幹傲
山晦瘴鄉妍
光武檜懷古
騷人頌雅篇
附:英倫☆黃培玢笛兄五律
戲題《阿里山神木》
2015. 4. 13
受虐蓮根菌
不材保永年
相依風韻事 合抱死生緣
迄立三千載 奇稱五大妍
欣聞光武檜 新句續遺篇
附:多倫多☆杜豪宣笛兄五律
次韻培玢兄
戲題《阿里山神木》
2015. 4. 13
滄桑傳韻事
風雨幾千年
倒地猶堪賞1 傷心未了緣2
神奇誇外異3
古樸勝夭妍
畢竟非凡品
香林續史篇4
註:
1.
神木本身因連日大雨,樹幹含水過重,一半的樹身迸裂傾倒在森林鐵路上,於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供人瞻仰。
2. 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擊,上層起火的樹葉落入中空的樹幹內,樹心油脂被焚燬,雖然還存活,卻也在不久後即告枯萎。1960年代林務局管理處在神木殘軀上種植紅檜幼苗,以保持其綠意盎然的樣子。
3.
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灣阿里山上一棵樹齡達到三千餘年的紅檜。為日本技師小笠原富次郎於1906年11月發現,被日本人尊稱為「神木」。. 後成為聞名中外的台灣地標之一。
4.
阿里山神木倒伏之後,由嘉義縣政府、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籌劃,選出風景區內其他巨型神木,以作為新旅遊地標。2007年1月1日由縣長陳明文加冕為「阿里山香林神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