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乾隆含羞草詩戲筆
2018.
8.
8北加州旅次中
【序】乾隆十八年(
公元1753年)御製詩詠《知時草》,即今人所稱含羞草也,見乾隆《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三。
詩前小序曰:
「西洋有草,名僧息底幹,譯漢音為知時也,其貢使攜種以至,歷夏秋而榮,在京西洋諸臣因以進焉。以手撫之則眠,逾刻而起,花葉皆然。其起眠之候,在午前為時五分,午後為時十分⋯」。已故翻譯家楊憲益先生考證,「僧息底幹」,乃意大利文sensitivo之音譯也。
御制知時賦入詩
乾隆五律詠歌頤
西洋植物含羞草
東土皇庭賞異枝
擋路未曾撩客意
開葩卻也現丰姿
何來僧息添遐想
底幹之名費質疑
●讀高羅佩氏英文本狄公案
兼贈潔玲詞長
2018.
8.
8北加州旅次中
繪影描形擬狄公
欗坊構得漢家風
支頤啜茗章回讀
探秘觀書趣味充
奇案誰能推妙理
宏篇已見露英鋒
高羅佩氏驚人筆
撲朔離迷腦海中
【注】
高羅佩即荷蘭漢學家Robert
Van Gulik (1901-1967),
以英語寫狄仁傑故事,但時光推移至明代。高氏並親為狄公案一書繪挿圖,並虛擬欗坊縣城平面全圖。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先後於1956,1997,
2010年發行狄公案故事十二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