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
——《身歷吳哥窟》讀後填詞
2015. 1. 23
桑香佛舍,祿厄築神工。吳哥鞏,牆垣聳,廟山宮。水都雍。河廣圍城擁,岩菩薩,連層疊,頭陀俑,迴廊繞,刻玲瓏。勝跡方壇,帝子當年夢,塑像橫縱。地婆訶羅巧,聖殿見威風。毗濕奴礱。秘無窮。
走龍蛇樹,宏階老,盤根展,訝眸瞳。榮枯渡,烽燧歷,掩荒叢,恨多重。真臘王朝棄,金邊府,建新隆。夷邦考,排林莽,現靈邕。造化已留雋永,高棉國,數典尊崇。舉目暹粒遠,異采映天穹。寰宇誇雄。
【注】
桑香佛舍:元
汪大淵(1311-1350)《島夷志略》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
祿厄
:宋趙汝適公元一二二五年《諸蕃志》稱吳哥所在地為祿厄(Lokor)。
廟山:高棉語 prasat,英譯
temple mountain,起源於南印度,高棉國王太廟和皇親祖祠。為多層順序縮小的正方或長方形平台。平台每層有迴廊,最高層築寶塔。
地婆訶羅:十二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設計吳哥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
毗濕奴:毗濕奴為印度教三相神之一,為維䕶之神。其餘二神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管毁滅。
蛇樹:即卡波克樹((Kapok
Tree),
柬埔寨人稱蛇樹。
暹粒: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暹粒市(Siem
Reap)之北约5.5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