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月背面
2019.
1.
4
【序】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之預選著陸區馮·卡門環形山,並通過「鵲橋」中繼衛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賦此以紀盛事。
罔極蒼穹,玉輪仙闕,太陰玄奧冥濛。廣寒幽寂,幻象秘無窮。只驚訝、嫦娥暗匿,更詫愕、丹桂難逢。西昌箭、騰衝碧落,星漢緲横縱。
尋踪。冰鏡影,鵲橋築架處,光像遙通。卡門坡地,唯未見蒙茸。睹奇器、雲行霧馭,想望舒、偕彼同雄。飛天夢,龍人指日步蟾宮。
(依《欽定詞譜》史祖達《步月》:「剪柳章台,問梅東閣…」例。)
【注】
鵲橋:降落月球之過程,於地球方向未能直接見到,與地球通信,有頼半年前發射之「鵲橋」中繼衛星。
卡門坡地:即馮·卡門環形山(Von
Kármán)為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巨大遠古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其名稱取自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暨物理學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 1881年-1963年),197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此命名。馮·卡門為錢學森指導教授,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器實驗室JPL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創辦人。
蒙茸:蘇軾《後赤壁賦》:「履巉岩,披蒙茸…」蒙茸,雜草也。
望舒:《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注:「望舒
,月御也。」為月駕車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