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海南島史事點滴

 

 

 

 

  早在公元前一一二年,歷史就記載著在西漢武帝時,曾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
和樓船將軍楊朴芳率領十萬大軍平定南越的叛變,並登陸海南島,在島上設了珠
崖和儋耳二郡,從此海南島列入中國的版圖之內。《漢書.地理誌》這麼記載:
「自合浦徐聞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儋耳,珠崖郡。」
這是海南島納入中國版圖的最早文學記載。因為島處於南端,而且孤懸海中,所以
從宋朝以後,定名為海南島。
 
  如果依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裡的一則傳說來看,黃帝的子孫早就在海南島
繁衍生息。不過,那畢竟只是傳說,歷史是無從考察,但以漢朝以後的歷史記載,
在秦朝時已有平民百姓移居海南島,以避苛政。直到唐朝,中央政權日益強大,不
斷開拓邊疆和版圖,不少百姓開始向海南島移居,於是島上的設備和文化也不斷增
加和提升。公元一三七零年,明朝中央政權把原本隸屬廣西的海南島,改為隸屬廣
東,於是海南島的經濟和文化出現空前的繁榮景象。
 
  一九五零年,瓊崖縱隊配合解放軍的行動,強渡瓊州海峽作戰,從國軍手中奪
得勝利,就此解放了海南島,並成立了海南行政公署,為廣東省的派出機關,管轄
一市十六縣。一九八八年四月建省,成為中國第三十一個省,管轄九市十縣,以及
西沙,南沙和中沙三個群島的島礁和海域。
 
  在歷史記載中,海南島是一座流放政敵的地方,許多著名的詩人或將臣,都曾
被貶謫到海南島,如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宰相李綱和趙鼎,宋代大學士李光和胡
銓,還有著名的詩人蘇東坡,都曾被貶謫流放到島上。
 
  在海口市內建有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就是為了紀念李德裕,李綱,趙鼎
,李光和胡銓等五人被貶謫到海南島來的歷史名臣,於明朝萬歷年間建成。這五位
歷史人物的忠剛之氣,以及憂國憂民的古風,吸引了無數中外遊人前來瞻仰。除此
之外,還有著名的蘇公祠也在其中,這是為了紀念當年蘇東坡被貶謫到海南島時,
曾在此地住宿二十多天而建,同時也為這五公祠增加了一點文化的氣息。
 
  五公祠雖出名,但比起蘇東坡這個大文豪被流放的史蹟,還是被比了下來。
 
  公元一零九七年,蘇東坡被貶謫到海南島,當時他已經六十二歲,晚年遭此際
遇,實為悲憤無奈。就在他踏上海南島之後,寫下了第一首詩:
 
       四州環一島,百洞燔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窮途.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茫茫太蒼中,一米誰雌雄.
      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千山動麟甲,萬谷酣笙鐘.
      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朝,舉酒屬青童.
      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
      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久矣此妙聲,不聞逢箂宮.
 
  此後,蘇東坡就在儋耳(今之中和鎮)住了下來,一住就是三年,並且將其命
名為的「載酒堂」內開設學館,招收學生,親自講授詩書知識,培養了不少海南子
弟。在蘇東坡離開海南島之後,後人把這一間「載酒堂」易名,改成「東坡書院」
,就是今天儋州市著名的「東坡書院」,成了其中一個旅遊景點。在蘇東坡離開海南
島後,寫下了一首對島上歲月的緬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足可見,他在島上生活了三年,是細毫不悔恨的,而且認為是人生中,最充實
和慶幸的日子。
 
  除了蘇東坡,海南島亦出現了四位有名的大官兼詩人,如丘浚,海瑞,王佐及
張岳崧四人,世人稱之為『海南四絕』。其中,以海瑞最負盛名,他的公正嚴明,
正直清廉,深受百姓的讚揚,香港的亞洲電視台亦將其一生史蹟拍成連戲劇,而且
深受好評。如今在海瑞安葬的地方,中國中央政府把它開闢成一個旅遊景點,除了
可以做為對世人的一種典範之外,也增進了海口市的旅遊發展。在其紀念園的入口
處,牌坊上刻著『粵東正氣』,以表揚他的一生公正清廉。
 
  打從漢朝開始,海南島的文化就有所記載,加上不少詩人將臣如蘇東坡和李綱
等人曾貶謫到此地,海南島就像一顆明珠,在浩瀚的文海中亮了起來,點綴了中華
文化的某一章。
 

                   2004.9.21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