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光書(組詩)
●舊農具
這些,都是父親的老伙計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佔據了一生的大半時光
彼此注視,牽手
疼痛的時候相互安慰
大山深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用動感的方式詮釋生活
他們的一生從來沒有提到過理想
更沒有走出過一畝三分地的籬笆牆
目光只在田地和母親的炊煙之間遊離
偶爾從孩子們的成績單中發現快樂
善於在農事間打馬經營
把苦樂年華演繹出歲月清歌
作為小村最為勤勞的一個
父親六年前在村後的山坡上長休後
這些倚在牆角的木鐵伙伴們
雖然再沒有莊稼相伴,卻從未被灰塵蒙澤
母親每天都會擦拭一遍
嘴裡還輕輕的在說著言語
●老手藝
千層底老虎鞋,牡丹墊子紅窗花
布紐扣對襟衣,香囊吊墜花書包
菜豆腐二花茶,什錦餃子小籠包
南瓜餅桂花糕,糯米瓤飯香葉棕
母親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手主婦
更是不少人家大姑娘小媳婦暗地裡效仿的榜樣
在那清苦的歲月中
在貧瘠中把日子硬是過出儼儼的濃香與溫情
不知從何時起
人們穿衣穿鞋都不動手做了
商場集市應有盡有,花式品種令人目不暇接
餃子包子啥吃的也是如此
只要想吃,立馬就能買到
雖然穿在身上少了綿密透心的一縷暖意
吃在嘴中少了回味久遠的香甜和勁道
親人朋友間的聚會都越來越少
誰會去計較飯菜的味道是否還是時光裡的那個味道
母親剛拿起針線,孩子們便搶下要她好好休息
想自己做頓榆錢米飯,卻連榆錢都無法找到
女兒在外上學成家無法調教
兒子兒媳一天忙的不落屋
拿出繡花簸籮想教教小孫女
卻被抱著蘋果手機的孫女笑彎了腰
母親的老手藝自此失傳
常常一個人黯然,又一個人釋懷
●羞
愧
母親打電話來
說菜園子今年種不了啦,就都點上苞谷,行不行
有著一種無能為力的無奈
就和鄉村的田地越來越少一樣
母親的菜園也一年年變小
早先是有孩子們下午回家幫幫忙
再就是兒女大了,孫子都在城裡上學
一周能回來看一次就不容易了
早就叫母親不要再種菜了
她總是不同意,說是做慣了
每天不到菜園劃拉兩下子,心裡不舒坦
前幾天回老家,別的菜園都已經罷園了,一片狼藉
只有母親的包谷林整整齊齊生機蔥蘢
那是我看到最美的風景
只是,包含了一個孩子深深的羞愧在其中
●一棵樹
人到中年,我確信要把自己過成一棵樹
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春天一到就開花
秋天一來便結果
花朵肯定暗淡,果實也許孱弱
冷寂的時候,還會有傷痕從身體滲出
習慣了和鄉親相濡以沫
把村居當做燈盞,把雲彩比作帷幕
內心的燭火是最好的傷藥
落花回不到枝頭,風吹雨打奈何不了心靈唱歌
一輩子說話幹事板上釘釘硬氣到老的父親兒時便教我
待人接物要用雙手
人前人後記得挺直了腰板生活
每到逢年過節,我都用雙手恭恭敬敬的給父親上香
提醒自己一定要站直朝上長
不要低頭或歪了脖子
●大團圓
一家人好不容易聚齊
在橋亭小學教書的孩子王回來了
在浙江杭州幹架子工的大哥回來了
在山西長治煤窯下苦力的小叔回來了
嫁到外村常年打工的姐回來了
在葉坪中學讀初一的弟弟回來了
一年四季在村後的一畝三分地裡打拼的父親
帶著一身汗水踩著月光回來了
桌子鋪好,酒水到位
各色菜餚流水般端上來
母親始終沒有露面,和姐姐兩個人在廚房忙著
菜炒完後讓姐姐到桌上坐著
她還要招呼蒸飯
終於母親也上了桌
父親剛要說句祝酒詞
母親又起身到廚房去添湯
父親說不等她了,大家開始,已經是老習慣了
這是很多年前我家的大團圓,點滴細節我都記得
只是母親最後到底吃沒吃飯,吃飯時還剩了些啥菜
想破腦袋也回憶不清,問姐問弟,照樣一塌糊塗
只記得母親的笑容
燦爛如花
2015.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