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長與被提拔幹部

 


 

關係研究

 

    市科研院的曹教授熱衷於科學研究,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正當曹教授準備在科研路上大幹一場時,一紙文件,曹教授下派到區委掛職,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曹部長知道,從此以後,他的主要工作職責不再是科學研究,而是考察幹部、選人用人了。想到要離開實驗室,曹部長還真有點捨不得。

    但曹部長有的是辦法彌補。到新單位報到的第一天,他就在心裡定下了一個課題:《組織部長與被提拔幹部關係研究》。自己既是課題組織實施者,也是案例實驗對象。

    剛定下課題名稱,曹部長就接到市科研院老院長電話。老院長說:“小曹呀,我的外侄張三就在你管轄的地盤工作,還只是個部門二級班子成員,你可要關心提拔他呀。再說了,你以後回科研院,我也可以向組織上推薦提拔你嘛。”

曹部長一聽左右為難。選人用人,那得根據幹部提拔任用條例規定,得根據幹部德才表現。但不聽老領導的話,以後自己回科研院恐怕日子難過。罷罷罷,那就把張三這種有背景的幹部作為實驗對象提拔吧。想到這裡,曹部長回答道:“院長放心,我一定落實好您交辦的事!”

    於是,曹部長找張三談話,表達了培養他的意圖。張三連聲道謝,表示終身感激曹部長知遇之恩。不久,張三被提拔為領導。曹部長把張三這一類憑借外力、依靠背景提拔的幹部歸類為“外才型幹部”進行研究。

    不久,幹部李四進入曹部長視野。李四是單位公認的業務骨幹,連續多年年度考核保持優秀。李四常常被抽調到區委、區政府從事中心工作,工作成績顯著,群眾呼聲很高。曹部長眼睛一亮:這才是人才嘛。

    於是,曹部長找李四談話,表達了培養他的意圖。李四連聲道謝,表示終身感激曹部長知遇之恩。不久,李四被提拔為領導。曹部長把李四這一類憑借真才實學、依靠能力水平提拔的幹部歸類為“人才型幹部”進行研究。

    還有一個叫王五的幹部也進入了曹部長視野。有一次曹部長到一個部門檢查工作,感冒了,說話嗓子有點沙啞有點痛,馬上有個幹部遞上金嗓子喉寶。那幹部點頭哈腰地說:“我叫王五,請曹部長多關照培養。”曹部長當時笑了笑,覺得這王五真會察言觀色。過了幾天,也就將這事忘了。哪知道有天弟弟打電話來,說母親患急病住進醫院,等曹部長趕到醫院時,卻見王五早在那裡端茶倒水的侍侯著呢。曹部長的母親出院後,幾次給曹部長打電話說:“兒哪,小王這孩子很不錯,經常到農村來看我,挺討人喜歡。你應該多關照關照他。”

    曹部長私下考察了王五的工作情況。了解到王五工作能力平庸,但腦袋活絡,善於溜須拍馬,深得領導喜歡。曹部長不禁皺起了眉頭。正猶豫不定,王五主動找上門來,送上一個厚厚的信封,表達了想進步的願望。曹部長嘆口氣說:“看在我的研究課題的份上,就滿足你的願望吧。”王五連聲道謝,表示終身感激曹部長知遇之恩。不久,王五被提拔為領導。曹部長把王五這一類能力平庸、依靠拍馬送禮提拔的幹部歸類為“庸才型幹部”進行研究。

    時光飛逝如電,不知不覺,曹部長掛職已滿兩年,又回到市科研院工作。曹部長發現,兩年來,張三、李四表示“終身感激曹部長知遇之恩”似乎只是句空話,曹部長生日或者春節,他們連個問候也沒有。倒是王五,把曹部長愛人、兒子、父母的生日都記得清清楚楚,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來慶賀。

    不久曹部長病倒,但躺在病房裡的曹部長仍然忘不了撰寫《組織部長與被提拔幹部關係研究》。住院以來,張三、李四沒有來看望老領導,只有王五經常來。王五還把曹部長的農村弟弟、姐夫招聘到自己的單位工作,令曹部長既不安又欣慰。

    幾年後曹部長的兒子被提拔為組織部長。病床上,垂危的曹部長把《組織部長與被提拔幹部關係研究》交到兒子手中,鄭重地囑咐道:“兒啊,你走上組織部長崗位,要多培養些庸才型幹部——那些外才型幹部依仗背景上位,他要感謝的是他的靠山,不是你;那些人才型幹部依靠能力上位,他要感謝的是他自己,不是你;只有庸才型幹部深知沒有你的提拔,就沒有他的出人頭地,只有庸才型幹部懂得報恩……”

 

                                                  2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