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固難徙,廓其無求

——周桂林書刻《橘頌》讀後感懷

 

         多年蝸居於蘇北某小城一角、今已77歲高齡的周桂林老先生,雖然在業界名不見經傳,其特有的書畫藝術卻足以與諸多名家相媲美。揮毫潑墨,風雨幾度春秋。上下求索,年年佳作如林。龍蛇飛動,堪稱大家風範。年過花甲以後的他,更是終日致力於書法藝術的研讀、探討與創作。17年如一日,每天的書寫都在千字以上。如今已經抄寫了全部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與《古文觀止》及其續篇,總量當在千萬字以上。同時,他還著有詩、文多篇。

    他書刻的屈原《九章》之一的《橘頌》,更是一篇難得的當代佳作。其氣勢、其功力、其技藝,都堪稱書界上品……

 

鐵畫銀鉤,在時代的風雲中

筆走龍蛇。情思落於筆尖

一棵千年的橘樹在您的

刀刻中頂天立地。夢幻被

舉過頭頂,昨天的傷口

被留在那過往的雨夜

 

屈子栽植的一棵嘉樹

今夜更加韻味青翠

強健碩壯,鐵骨錚錚

根鬚緊緊攥住泥土

迎著雨、雪、風、霜

翩翩綠色始終頂天立地

 

蘇世獨立兮   獨立不遷

深固難徙    廓其無求

您以一支筆把夕陽拉長

任黃昏走進內心

星光下,香氣中沉迷的

沭河,從此不再千瘡百孔

 

一筆一劃,風生雲起

靈魂深處的孤獨是

一座四季芳菲的花園

您微弱的觸鬚伸向

那感知的歲月

沉船的桅杆上掛滿珠貝

 

東去的沂水邊衰草如歌

斑斑駁駁的牆影

演繹著一個個醉人的典故

那黃昏被夕陽寫成狂草

在小城的脊背上艱難跋涉

背負著悠長深遠的思念

 

入骨三分,力透紙背

古老的方塊字為千古華夏

豎起一座歷史的豐碑

小城。夜空。風和日麗

此刻有一輪美得悠久的月

正掛在中國詩意的天空……

 

                     2014519——22日,沭陽——南京

 

附作者書簡--

尊敬的老師:你們好!

    最近,我在蘇北老家拜訪了一位文化奇人,他叫周桂林。此兄年已77歲,多年癡迷於書法。在他家,我看了他的書法作品,還有書刻、畫作,等等。據瞭解,從上世紀的97年開始,他17年如一日,每天書字都在千字以上,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如今他已經書寫了全部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及其續篇,全部裝訂成冊。總量當在千萬字以上。同時還寫有詩、文多篇,已經裝訂成冊的就有15本之多,手稿全部是書法,一字不苟。不久前,他又開始寫自傳,已經寫了3本。10萬多字。計劃寫70——80萬字,打算五年完稿。

    據說他原來是一位中學老師,但個性很強,不願隨波逐流。由於家庭出身,運動中經常挨整。他又不願違心地自我批判。不願意委曲求全,有寧折不彎的性格。60年代初,文革前就離職不幹了,像陶淵明一樣的“歸去”了。晚景比較淒涼,多年一個人蝸居,子女不在身邊。沒有老伴,沒有退休工資。只有街道的生活補貼每月300元(據說,我不便多問。此兄自尊心極強),再加上子女資助,緊緊巴巴過日子。在他家裡,我沒看到冰箱,也沒有像樣的傢俱。只有他自己花了十天十夜書刻的屈原的《橘頌》詩,掛在牆上,成了他的精神支柱,生命的寄託。即使如此,他仍然堅持買筆墨、買宣紙,他不能不寫字。一天也不能停止。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看到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骨氣與傲氣,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陳寅恪、一個活生生的梁漱溟……

    我不懂書法,對他的書法藝術及其價值,不敢妄加評論。但是,能夠像他那樣把全部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及其續篇,全部書寫一遍,一寫就是17年的,在我們大陸,恐怕沒有第二人。他那千萬字的書稿,堪稱世之珍品,文化瑰寶。對他的才華、他的毅力,我感受的是驚嘆!是欽佩!是震撼!

    在我的印象中,他為人謙和,彬彬有禮。雖然粗茶淡飯,但堅持鍛煉,身體非常好,走起路來健步如飛。搞書法本身就是一種養生,沒有好的身體也搞不了書法。盡管他的內心很孤獨,但是表面上他給人的印象是很開朗、很樂觀。沒有多少人理解他!

    一次通信中,他給我寄來了他的近作《金陵詠嘆十首》(附後)。我感覺寫的還可以,今發去請你們一看!如果覺得還行,是否能夠發布?由於多年蝸居小城,他基本與世隔絕。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幫他與社會有個聯系的通道。這樣也許能夠讓他感到社會對他的關心,感到我們這個社會的溫暖。不知你們以為如何?

    那次拜訪中印象最深的,是他掛在廳堂中的那一篇書刻《橘頌》。於是,就從這個角度出發,我也寫了一篇36行的小詩。今附信後,請一看。不知怎樣?如有可能,可與他的作品一同發表。不知以為如何?請斟酌之!

    麻煩了,謝謝!

    多聯繫,常溝通!敬頌

大安!

                            張曉陽 20146 20日 淩晨

 

金陵詠嘆十首

 

作者:周桂林

 

其一  胭脂井

石頭城下話滄桑  上元金陵溯建康

六朝古都興廢事  一代昏主風流皇

亡國飲下千古恨  滅妻召來一世喪

至今評說陳後主  胭脂古井血猶汪

                                    

其二  楊公井

大廈將傾天降災  秦淮河床龜裂開

軍卒無覓飲用水  黎庶怎消奪命哀

率眾鑿泉甘露至  捐資挖井滄浪來

百姓難忘楊公井  鏡岩銘刻記靈台

 

其三  倉頂大井

倉頂大井古今奇  千古未蔔誰掘之

四壁如牆難窮究  一體似鐘撲朔迷

牟尼兄弟擎天柱  鐵鑄金剛護奇跡

富年糧倉今何在  一壺濁酒憶往時

 

其四  弔方孝孺

綿綿秋雨六百秋  浩浩大江萬裡流

一代鴻儒淩遲死  十族誅連屍橫丘

捨身不為篡逆詔  取義甘為鬼雄儔

當年就義無覓處  雨花臺上哭墳頭

 

其五  嘆二忠祠

雨花臺上二忠祠  忠孝節義今古知

抗金殺虜死無懼  剖腹剜心震魑夷

前赴英雄揚君燦  後繼豪傑文山輝

千古傳唱懷忠襄  丹心永存赤縣威

 

其六  雨花臺人馬塚

鍾山風雨起蒼黃  辛亥雄師激戰昂

義軍揮戈雨花塞  紹楨躍馬石子崗

殊死搏鬥慘烈死  馬革裹屍悲壯亡

梅崗北麓兩塚在  二百英魂千古揚

 

其七  一代名姬陳圓圓

邢家生得傾國媛  幼隨陳姓字圓圓

流離失所輦谷下  金屋藏嬌吳氏園

掠歸李闖心早死  復返三桂珠已殘

華國古剎青燈伴  蓮花池內坐涅槃

 

其八  絕代風塵董小宛

尋尋覓覓覓覓尋  金陵佳麗小宛紅

秦淮河畔音容在  桃花葉渡餘韻濃

以身相伴董氏女  意合情投冒襄君

終因勞疾西歸去  可憐無處覓芳魂

 

其九  千古傳唱桃花扇

虎踞龍盤拱石城  鍾靈毓秀孕佳人

方域獨鍾花魁女  香君身許文壇星

肝膽相照勸雪苑  血染團扇死抗爭

尚任一曲桃花扇  藝壇千古唱到今

                             

其十  正氣浩然柳如是

自號愛柳性如松  詩詞獨讚稼軒公

鐵骨錚錚淩霜雪  浩氣凜凜傲蒼穹

文章堪稱女中傑  抗敵可謂巾幗雄

一代奇女柳如是  千古憑弔酹江東